只要到了荣军处,柳絮儿的母亲脸上才会暴露笑容。她们母女来到荣军处不久,陆连续续的各家军属也都来了人,有白叟,有少年,也丰年青的妇人。他们或者死了儿子,或者死了父亲,或者死了丈夫。总之,有资格来荣军处拿抚恤金的人,家里都有一个英勇的义士。因为同病相怜的原因,这些人也最谈得来。他们并不急着领抚恤金,而是捏着各自的红本本,坐在空位上,谈糊口琐事,也谈军国八卦。
应天府除了上百万本地乡民,还采取了起码三百万外埠流民。成年的流民以工待赈,但是老弱妇孺却也不会闲着。他们会在应天府表里找点力所能及的活干。
一个青年妇人望着楚楚不幸的柳絮儿,笑着对柳母说道,“柳伯母,柳絮儿本年十一岁了吧。也该找婆家了。依我看,招个上门半子也不错。你看咱家岳帅,不就算是做了李八老爷的上门半子吗?”
把铜钱接到手里,三个孩子欢畅得对柳母连连打躬作揖,“多谢老夫人。多谢蜜斯。你们都是活菩萨。不过我们不能白要你的钱。岳帅说过,多劳多得,不劳者不得。我们都是端庄人家的孩子,我们不是要饭的花子。”
正因如此,三个孩子刚把柳母推到荣军处,门口的两个甲士就笑着喊了起来,“柳伯母,你明天可来得早。”
每月十五,她都会推着母亲去荣军处支付一两银子的抚恤金。这是她们母女二人的统统经济来源。
柳母较着被几个妇人说动了心。当然,她并没有想着要把女儿嫁给岳云,只是感觉如果让女儿上了应天女学,出来以后,找个快意的半子还是不难的。可惜就是应天女学的学费太贵了,每学期要十两银子。柳母在心中策画了一番,感觉柳絮儿还小,等过了十二岁,再供她上应天女学也不晚。
看到柳絮儿推着车子满头大汗,起码有三个十多岁的流民小孩大着胆量走上来,要求帮柳絮儿推车,代价则是三文钱,或者管三个孩子吃顿午餐。
赵嫂子笑道,“我又没有说是,我说的是算是。你们要听清楚啊,算是。你看岳帅一家都住在李府以内,连云公子和银瓶蜜斯也都住在那边,你们说是不是啊?对了,柳伯母,我但是对你说啊,传闻云公子本年十岁,还没订婚呢。柳絮儿长这么标致,如果让云公子看到,说不定真能做岳帅的儿媳妇呢。”
“柳婶子,又去荣军处吗?”
柳母笑呵呵地说道,“赵家嫂子你又在胡说话了。我家柳絮儿又不是令媛蜜斯,如何能配得上云公子呢?云公子但是天上星宿小凡。”
荣军处是一个极大的院子,门口站着两个伤残甲士,一个断了条左臂,一个走路一拐一拐。而院子里卖力打扫园地的也是伤残甲士。卖力分发抚恤金的也是伤残甲士。他们在疆场上受了伤,不能再上疆场,就被分派到火线,做些诸如此类的事情。
本书首发来自小说网,第一时候看正版内容!
这里是应天府城郊,通衢宽而平坦,推着架子车并不算吃力,只是气候酷热,柳絮儿很快就满头大汗。母亲坐在车子上,暗淡无光的双眼睁得大大的,手里紧捏着一个小小的红本本。柳絮儿每当看到红本本都想哭。因为阿谁红本本是用哥哥柳青的命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