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摆出来的东西都很合用,小笼包和熏肉干算是比较豪侈的东西了,不过单价也不贵,小笼包两文钱一个,比细粮饼子贵多了,却比大肉包子便宜多了。根基上属于大人哄孩子绝佳的零嘴点心。这一会儿工夫,倒也有好几小我过来扣问,零散的卖出了五六只。
要晓得,这可不是当代逛街帮着拎拎包,她和阿奶今个儿买的都是很有分量的东西,实打实的十斤二十斤的买。就连最简便的酱油、米醋、料酒之类的,那也是带粗瓷罐子的,分量实在不轻。
一样都是循环,却有着天壤之别。
很多事情本来就是循环的,只是却分为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如果今个儿的吃食没卖掉,哪怕并不会坏,也预示着周芸芸落空了最后的启动资金,就算阿奶纵着她,仍情愿帮她买食材佐料,那么今后呢?她并不是贪吃鬼,她只是想靠技术好生过日子。反之,如果统统顺利,她就能用卖掉小笼包和熏肉干的钱去买更多的食材佐料,做更多的中式点心,然后到下一次赶场子的时候持续出售赢利……
凉了?
“让大堂哥、二堂哥他们一道儿去罢!”周芸芸赶快提示道,毕竟她们是去买东西的,而非纯真的逛街。
“阿奶,你能给我十文钱吗?”周芸芸忽的说道。
周芸芸是抱着让人当夫役的心态唤人的,周家阿奶虽感觉没甚么需求却也未曾反对,只要堂哥们,完整没成心识到周芸芸的险恶用心,只乐颠颠的跟了上去。
……
周家阿奶倒是淡定得很,启事在于,她经常赶场子,每次都会带一些家里的物件过来换几个钱,却哪次都没能全卖掉过。想也是,周家首要的物件不过是麻绳、竹编器皿、千层鞋底等等,就连荷包香囊这两样东西,都是两位堂嫂嫁出去以后,才格外添上去的。在此之前,周家女眷虽也会做些针线活儿,却并不会刺绣。当然,即便是两位堂嫂那技术也很普通,不过是赚点儿辛苦钱罢了。
周家阿奶熟门熟路的将周芸芸带到了一家铺面里,还没出来呢,就闻到了一股子鲜香之味,倒是一家佐料铺。
家里的粗盐和油罐子都快见底了,毕竟周家因为农忙已经错过两回赶场子了,如果这回再错过,那就真的只能跟村民买油盐了。
当然,总的来讲,青山镇也不算很富庶,周芸芸目光所及,这里甭管是摊位还是铺面,卖的都是平常用品,几近看不到任何豪侈品。
半晌后,小笼包的香味垂垂飘了出来,异化着胡辣汤的味道,倒是愈发的让人忍不住流口水了。没多久,便有客人过来问价,恰好点上一碗胡辣汤,再来几只小笼包,就着店家的桌椅大口吃喝了起来。
不过,细心想想也不奇特了,莫说当代,即便在当代孀妇带孩子糊口也艰巨得很。当年阿爷归天时,年事最大的大伯也不过才十一二岁,最小的姑姑还在襁褓当中。阿奶愣是凭着一介孀妇之身,将三子一女尽数拉扯长大,娶妻嫁人生儿育女,补葺房屋囤积粮食,愣是让周家成为了杨树村数一数二的富户。
现在已经是春季里了,虽说晌午那会儿还是挺热的,可他们大朝晨天还没亮透就开端赶路,饶是脚程再快,到这会儿也已经畴昔大半个时候了。本来另不足温的小笼包,这会儿已经差未几凉透了,偏生为了吸惹人过来买,还不能一向闷在棉褥子里,只能敞开了放着。可面食类的,不就是个热乎劲儿吗?就算是平日里周家吃玉米饼子,那也会在锅子热得微烫才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