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丁大全俄然大喝了一声,然后撒腿就跑,逃入街边的一条冷巷内里,转眼便不见了人影。
丁大全私行带兵包抄宰相府当然是行动莽撞,但事已至此,若本身不罢董槐之相,那么,对于宰相被人擅自调兵勒迫之事,则必定要给朝野高低一个交代。
董槐望着面前的大理寺,没有分开,却反而向着大理寺迈去。
丁大经心中更加严峻,心砰砰地乱跳着。
丁大全这是唱哪出戏啊?
赵昀本只是宋宁宗的一个远房堂侄,史弥远派郑清之找到他,将他选入宫中,封为沂王。
“陛下,事已至此,若陛下在此时采纳丁御史所请,则必须严惩丁御史,不然如何向朝野高低交代?董丞相在朝中本就势大,若再经此一事,则朝中再也无人能制衡他!史弥远擅权之事,陛下应当不会忘吧?
此番听那董宋臣之言,本身先动手为强,一边给官家上奏本请罪,一边假传圣旨传董槐去大理寺问话,这是不是过分于莽撞了一些?算算时候,官家的圣旨应当到了,现在却并无讯息,莫非官家……
丁大全不敢接着往下想,目睹着大理寺越来越近,丁大全只能压下脚步,越走越慢。
半晌以后,董槐才明白过来——丁大全手中并没有官家下达的圣旨!
御史台牒用来哄哄不懂朝廷轨制的大头兵们还能够,大理寺卿可不会认他的御史台牒,没有圣旨,御史台哪来的权力能够缉捕当朝宰相?
眼看已到了大理寺门前,圣旨仍然没有下达,丁大全的双腿有些微微发颤,竟再也迈不开步子了。
可到了大理寺,没有圣旨给大理寺卿过目,如何将董槐移交给大理寺?假传圣旨,勒迫当朝宰相……恐怕大理寺卿立时便要令人将他丁大全拿下。
直到丁氏父子的身影消逝,刘林才反应过来,顿时在心中将丁氏父子的祖宗十八代全数问候了一个遍。
“撤“刘林大喝一声,本身便率先跑了。
刚才还感觉身上的戎服威风凛冽,现在却只感觉刺目非常了,立时候,大头兵们纷繁都将戎服给脱了,扔在路边。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顿时将刘林等一干兵将惊得膛目结舌。
“我董槐虽被他勒迫至此,却并不是一桩好事,实是上天送给我的机遇,我还需借此一扫朝廷奸佞。”
丁大全在朝中的根底,远不能与董槐相提并论,若起用他……
刘林有些不明以是,但丁大全走得慢了,他带领的兵士也只好跟着。
“程元凤、蔡抗可暂轮日当笔,军国重务,商讨奏闻。”
“这个丁大全,胆量也未免太大了吧?朕还没有给他下旨,他就敢去缉捕当朝宰相?他眼里另有没有我这个天子啊?”
丁大全挟持着董槐直奔大理寺而去,出了北关以后,间隔大理寺已近在天涯。
对于史弥远,赵昀可谓又爱又恨。
***********
宋宁宗过后,史弥远结合杨皇后策动宫廷政变,立赵昀为帝。
时已四更,夜深天凉,丁大全的额上,却有密密麻麻的汗水不竭地从额上冒出。
一边跑一边都还在想,我的妈呀,这到底是如何回事啊?我们不是奉旨拿董丞相去大理寺问话吗?为何却要逃命?莫非是假传圣旨,擅自调兵缉捕当朝宰相?这打趣开大了吧?
“好个丁大全,竟然敢假传圣旨勒迫当朝宰相。此等没法无天的奸佞小人,如果不严加惩办,朝廷的严肃安在?朝纲安在?国纪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