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兵中有将领吗?”梁峰皱了皱眉。之前他也听令狐况提及过,投降的乃是士族出身的几位将领,如果留这些两面三刀的家伙,恐怕会惹出费事。
只胜了一仗,说不定下来还会晤对甚么局面。司马腾就算再长出个胆量,也一定会返来。但是一战不会,如果多大几次败仗呢?一旦并州安宁下来,怕是立即要有人跑来摘桃子了。
用锦盒呈上这颗头颅,他向东海王乞降。谁料对方底子没有采取的意义,反而催促各军向关中进发。如此一来,失了大将,又没换来宽恕,河间王算是岌岌可危了。
不过想想,长安的战事该当持续不了多长时候了。就算如此而为,也没甚么大错。待到东海王夺回天子,身为胞弟的东赢公,身份也能水涨船高。此次撤出并州,还真是应了天意。至于上党那两场败仗,说到底也是东赢公任人唯贤,并不算好事。如此一来二去,可不就落尽好处了?
现在竟然请功的文书都奉上结案头,如许的败仗,如何能不赏?但是赏了,又让他怎能心甘!细心又看了两遍捷报,司马腾的面色更沉。竟然在正旦起兵,还赶上了日蚀,这是岂能是吉兆?
最惹人活力的,也恰是这点。司马腾冷哼一声:“当然要赏!升官加爵,拨给赋税!让梁太守好好守住上党!”
“上党大胜,还躲回了阳邑?”见到邸报,司马腾的确不敢信赖本身的眼睛。
“春耕不成题目,但是现在上党兵制,也当有所窜改。”段钦惦记的事情,可不但仅是耕作一事。
这号令极其阴损。既不让梁子熙打仗军功,又要让他为雄师后路卖力。实在算不得好差事。不太高主簿晓得,这已经是司马腾忍了又忍的成果了。谁让梁子熙胜的这么轻松?不是拆了弃州而逃的东赢公的颜面吗?
对于司马腾而言,这当然是个极好的动静。已他在此次大战中的功绩,封王该当不在话下。只要在最后攻打长安时拼一把,拨个头筹也一定不成。到时候兄长迎回了天子,他也就不足力对于并州那群虎狼普通的匈奴了。
这的确就是个前狼后虎的难明之题。刘渊天然是仇敌,司马氏也一定是朋友。加上日蚀这么个奇葩战例,他的日子恐怕会更难过了。
又是日蚀,又是落雷,足以吓得任何神智普通的报酬之却步。这才是梁峰想要的成果!
这话里隐含的意义,高主簿听得清楚明白。清楚是要让梁子熙转为守势,不答应他在随便插手对匈奴的战役了。用如许的体例,禁止一个能臣建功,不是不成以。但是机会上,老是显得有些不当。
见司马腾面色不对,高主簿赶快道:“将军,此乃大胜,不赏不敷以安军心啊!”
高主簿踌躇了半晌,终究也没有开口进言,而是道:“上党兵寡,自当恪守为上。待到扫平长安乱党,东赢公自可回返并州,主持大局。”
“攻城之前阳邑出了兵变,那些人都被匈奴人杀了个洁净。”这是最官方的说法,实际上,倒是葛洪和他一起做出的定夺。兵卒能够留,但是投降的将领就靠不住了。万一转头再赶上仇敌,又去献城,真是防都防不住。
现在上党的兵员成分可太庞大了。梁府家兵大量输入屯兵和朝廷军队当中,这带来的非但是战力的晋升,也是轨制上的混乱。梁府正兵享的但是免税军田制,朝廷将领则是有薪俸的,如何均衡二者之间的干系,就是一个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