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奉上两本书,竟然会招来一个和尚。当听到对方说要在他这里刻经,一百五十石粮食印两本各五十册书,并且预先付出五十石后,梁峰差点没笑出声来。
印信古自有之,现在士族当中,也有自雕闲章的雅事。他当然清楚印出来的图章会是如何模样,只是从未想过,连书都能如此来印。这真可谓别处机杼,神来之笔!兴趣勃勃把三册一模一样的经籍翻了一遍,王汶才笑着取出了上面的书册。这个倒不如《金刚经》来的精美,用的也不是藏经纸,而是平常麻纸。仿佛是把数张纸粘在一次,几次折叠,并成一册。书名则是《伤寒新论》。
但是当看清下一本模样时,他不由惊咦出声:“如何又是一本?”
司州向来高门云集,就算战乱也很难影响这些阀阅贵胄的糊口。并且比起近在面前的战局,还是高雅经文更受名流们的推捧。是以,梁丰梁子熙这个名号,也跟着那别致经籍,鼓吹了出去。
“寺里也要弄些匠人,刻印经籍!”念法立即道。
禅房当中,老衲缓缓翻动面前两册普通无二的《金刚经》,久久不语。一旁侍立的念法早就看出了这书的端倪,不由道:“师父,这经籍仿佛是用印章之法印出来的。梁子熙何必如此费时吃力?”
不过这个合作项目,对梁峰而言,也并非没有好处。之前《金刚经》大抵破钞了二十多天赋完成制版,养书坊这些匠人,一个月则要耗去十余石米粮。这两部经籍加起来,字数还不如《金刚经》多,呆板必定更少。加上纸墨耗损,一百五十石绝对是纯赚,更别提后续的印刷增值。如果能把定制停业耐久持续下来,光是这块的支出,就足以赡养书坊当中的匠人了。
念法脱口而出:“这如何能行!”
堆出妥当浅笑,梁峰道:“主持故意弘扬佛法,梁某怎敢推委。不过呆板以后,并不是只能印五十册,如果多出册目呢?”
再翻下一页,则是《金刚经》的注释。页内装潢与封面相仿,乃是把纸一折为二,设想精美高雅。非论是那些隔开笔墨的均匀墨线,还是侧边装潢的枝蔓斑纹,无一不透出版者心机。把纸如此折叠,粘成一册,可比平常卷轴要节流处所。若想不时研读,只需把这册书带着身上便可。
现在已经秋收,粮食一石不到八百文,二十石也不过两万钱。比起和尚誊抄的粗陋经籍,这类到处精彩,又出自佛子之手的印制经籍,恐怕更受欢迎。
念法游移一下:“梁子熙会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