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弦知雅意,坐在上首的那位文士捻须道:“佛祖慈悲!我愿布施二十万钱,度化亡魂。”
主持合掌再拜:“既然此次佛缘所指,超度的第一卷经文,就用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好了。”
一行僧礼,一行俗礼,两句多谢,道尽一场磨砺,无数性命。分歧道理,但情深意重。阶下,无数百姓含泪跪倒,口称“南无”,佛号响彻六合。
跟在王汶身后,他踏入了怀恩寺内。
老衲人转过脸,高低打量了他一眼,俄然深深一礼:“多谢梁施主。”
这下,连殿中和尚也无不动容。他们或多或少都听到过入梦传经的奇闻,但是见过真经的,只要极少数人。现在梁峰慷慨奉上,怎能不让民气驰荡漾?就连方丈本人都合掌向那经卷拜了三拜,才双手接过。
这一谢,可远远超出平常礼节,身侧世人一片哗然。梁峰也愣了一下,旋即双手作揖,一鞠到地:“多谢方丈。”
啊呀!念法这时才反应过来,糟了!这五十石米粮如果运到怀恩寺,由寺中代为布施,费事定然会感念梁丰和郭氏的恩典。但是米粮总有耗尽的时候,如果用完了,寺中停止布施,那么不明世事的愚民,会恨梁丰吗?恐怕不会,反而会怪和尚吝啬,不肯度人。如许的话,布施岂不是永久没法停止?那寺里又要贴出来多少米粮柴薪呢?
这两样,都是不成用银钱计算的珍宝,殿中诸人再看梁峰,已经完整没了刚才的轻视怜悯,加上千人随侧的壮观气象,更是给他身上蒙上了一层烁烁光环。佛祖入梦,那个还能存有疑虑?!
带着谦谦笑意,梁峰坐回了原位。
王汶也没推测方丈会出门相迎,赶紧道:“方丈多礼了。法会盛事,鄙人怎能不到?”
因为是殿内雅席,有资格列席的本就希少,不一会,前面就都布施结束。世人目光落在了王汶身侧的梁峰身上。按身份,他应当也布施五万钱才对。但是一个穿着朴实,只能乘坐轻车的白身亭侯,能拿出这么多钱吗?
看着寺外簇拥而至的百姓,和身侧那些高门雅士骇怪的目光,念法只感觉一阵眩晕。他是传闻过梁风韵容甚佳的传闻,也深知师父邀他前来的企图,但是从未想过,此人竟然能有如此大的魔力,让晋阳百姓如痴如狂!
念法能想到的,方丈当然也能想到,但是老衲并未游移,只是微微点头,背出了一段经文:“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故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成考虑。梁施主所为,恰是无相布施,乃为大福德大聪明,本寺又怎可推拒?”
一旁,头戴帷帽的郭老夫人俄然开口:“老身愿以五十石黍米,调换梁郎君的藏经纸。”
“此乃《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卷。我在入梦听闻此经,现自偿还佛祖驾前。”
这寺院建于东汉,距今时候并不很长,但是气势已是不小。固然法会昌大,但是寺内寺外各有道场。寺外不过是些宝盖香烛,寺内倒是经幡飘飘,香雾袅袅。众僧身着僧衣,手持法器,说不出的寂静厉穆。
老衲所念的,恰是《金刚经》中的一段。意即布施时不得着色相,不得存施恩图报的心机。只要不时把积德、助人的设法放在心间,才气获得最大的果报,成绩菩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