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曾国藩 > 第三章 三辞江督

我的书架

同治四年蒲月初九日,曾氏上《遵旨赴山东剿贼并陈万难敏捷启事折》。折中说:"窃臣钦奉同治四年四月二十九日上谕:钦差大臣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一等毅勇侯曾国藩,着即前赴山东一带督兵剿贼。两江总督着李鸿章暂行代理,江苏巡抚着刘郇膏暂行护理。"曾氏在折中表示领旨北上,同时又陈述兵力调集及军需筹办方面的各种困难,故而难以敏捷投入战事。曾氏说:"方今贤帅新陨,剧寇方张,山东之望援急于星火,而臣策战事乃在半年以后;北路之最重莫如畿辅,而臣策直隶乃须另筹防兵。此皆骇人听闻之言,殆不免于物议纷腾,交章责备。然臣筹思累日,非专力于捻匪最熟之十二府州,不敷以弭流寇之祸。理合直陈刍荛,备圣主之采择。"此折后曾氏又附片,请朝廷另派知兵大员督办北路军务,他本人愿以闲散职员在营效力。

曾氏为九弟所选匡衡、贾谊等人的文章,以《鸣原堂论文》冠名,收在其选集《诗文》卷中。曾国荃的序文说:"国荃少侍公京邸,从而问学,壮岁展转兵间,随公驰逐江西江南诸行省,赖圣天子威德,大功告蒇,兄弟荷蒙殊宠,惴惴焉,惧以鄙人致罪戾,乞身归里。公虑其昧所择也,选古今名臣奏疏多少首,细批详评,命之曰《鸣原堂论文》,国荃受而读之。盖人臣立言之体,与公允生得力之地点,略备于此。"老九回籍后,曾国藩鼓励他百战返来再读书,而他从小就对读书贫乏兴趣,这点,做大哥的天然清楚。眼下老九虽处境倒霉,但他毕竟立了大功,又以巡抚之高位开缺,且年富力强,此后必有复兴之时。翰林出身的大哥有任务帮忙兄弟在学问文章方面进步一步。这半年来,曾国藩畴前代闻名奏疏当选了匡衡、贾谊、刘向、诸葛亮、陆贽、苏轼、朱熹、王守仁等人的十七篇,临摹经筵官给皇上讲经的情势,对每篇疏从内容到行文分段予以详细批解,最后又给一个总评,并针对此篇再阐述一段为文之道。曾国藩自傲,当今天下,上自帝师,下至乡塾,能对历代名奏疏阐发得如此深切邃密的人未几。他从内心乐于做这件事。他要以此作为酬谢九弟的礼品。

曾国藩对儿子的学问文章都不太对劲,令他对劲的是儿子的书法。纪泽从小好写字,他也便成心在这方面加以指导。十四岁离京时,纪泽已打下了踏实的根本。后几年虽不能劈面一一指导,曾国藩也常在家书中耐烦地向儿子传授写字的要诀,并经常要儿子寄字出处他批。儿子的字深得二王阃奥,端秀超脱,时下大官员家里的后辈,很少有几个写得出如许好的字来。只是笔力不敷,秀逸中贫乏刚毅之气,正如他的为人一样,这大抵秉于母亲的本性。这点曾国藩晓得没法窜改。是以,他不但愿儿子此后当大官,特别不能插手兵事,倘若能中进士点翰林,谋一个校书衡文的安逸之职,做父亲的就感到满足了。颠末十天的日夜苦抄,纪泽把父亲半年来的服从抄好了,又细心地装订成一册。

吾家男人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成,妇女于衣食粗细四字缺一不成。吾已经验数年,总未做出必然端方。吾即将北上剿捻,特定这天课,请夫人催促,亲身验功。食则每日验一次,衣事则三日验一次,粗工则每月验一次。每月须做成男鞋一双、女鞋一只。吾回江宁后,当作一总验。家勤则兴,人勤则健。既勤且健,永不贫贱。

推荐阅读: 都市之暗夜神尊     我真的是反派啊     毒伯爵     狂梦之主     空间农女:将军赖上我     灵魂觉醒:开局获得词条编辑系统     锦绣田园:灵泉农女种田忙     超级分解系统     刚从鬼灭归来,你跟我说丧尸爆发?     唯有爱不可辜负     日久生情:总裁,慢点追!     鬼花狂妻:小师傅,乖点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