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乱世须用重典
自承平军在江宁定都立国,与朝廷作对,一百八十年前的三藩之乱重演以来,朝廷在任命曾国藩为第一个帮办团练大臣后,又敏捷在安徽、江苏、江西、直隶、河南、山东、浙江、贵州、福建九省任命四十二个帮办团练大臣,用以帮手处所文武弹压各地风起云涌的动乱。承平军声望大震,东南国土烈焰腾空,千里长江,战舰如云。茂发、张国梁受命带领从广西跟踪出来的绿营沿江追击,在江宁南部建江南大营,把江宁城团团围住。琦善带着一支军队仓促南下,在长江北岸扬州建起江北大营,虎视江宁。本已积贫积弱、灾害深重的中国百姓,今后今后,又陷于血与火的战乱当中,运气更加悲惨。
曾国藩唆使审案局,对这些风险社会治安的不良分子,一概处以重刑。为着鼓励团丁,他规定,凡捉一强盗,赏银五两。重赏之下,团丁个个主动,有的一天乃至捉几个送来。不管是游匪、匪贼、抢王、盗贼及其他肇事者,捉一个,杀一个。不管谁来讲情,曾国藩都不宽宥。他常对委员们讲,弹压匪乱,要心狠手辣,不讲仁慈,要以申、韩、商鞅的手腕办案,不要怕此后得车裂的了局。为着收到杀一儆百的结果,曾国藩命人制作十个木笼,取名叫站笼。站笼约一人高,犯人头卡在木枷中,四肢捆绑,站在笼子里。白日用车拉着,在城内四周游街。夜晚则放在露天里,派兵守住。不给吃,也不给喝,不出三四天,犯人便惨死在笼子里。这十个站笼每天都装着犯人,每天都在长沙城内巡游,弄得全城百姓见之发怵,无人不知审案局的帮办团练大臣曾国藩残暴酷毒。士民乡绅要求拔除站笼实施仁政的状子,雪片似的飞往巡抚签押房,有几个心肠软的委员们也到张亮基那儿告状,并以辞职相威胁。张亮基对此一概不睬,反而奖饰曾国藩有胆有识,刚烈精干。曾国藩看到团练有效果,匪乱报警日渐减少,感到统统都很顺利,心中甚为对劲。
迩来,长沙城里常有小股动乱,掳掠、打斗、聚众肇事等时有产生。团丁一去,肇事者先闻讯走了,常常抓不到。曾国藩非常恼火。为着警告肇事的强盗,也为着在新巡抚面前表示团练果断弹压的倔强态度,曾国藩亲身草拟"格杀勿论"的布告,印刷数百份,每份都盖上"钦命帮办团练大臣曾"的紫花大印,大街冷巷,城门船埠,广为张贴。又加派团丁,四周巡查监督,市中间和各首要街道上,更是严加防备。百姓大家低眉敛容,恐怕与肇事强盗沾上边。长沙城仿佛处于可骇当中,几天来,一片肃杀死寂。眼看果断弹压的办法获得效果,曾国藩想:看来酷刑峻法,确为治国治民的不易之道。
《曾国藩年谱》:咸丰三年,"正月,公在长沙督办街团,委在籍江苏候补知州黄廷瓒、安徽候补知县曹光汉编查保甲"。"时公于长沙城中鱼塘口为行辕,设审案局,委候补知州刘建德、照磨严良峻承审,拿获强盗,立予严讯,用巡抚令旗即行正法,或即毙之杖下。别离会匪、教匪、盗匪及平常痞匪项目,按情罪以处办。公意纯用重法以锄刁悍,而残暴严格之名在所不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