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长沙已半个月,竟然没有早点来拜见江忠源,真是昏聩。"张亮基在心中说。
邓绍良进城不久,绥宁镇总兵和春也从广西抽调来长沙。接着,贵州镇远镇总兵秦定3、河南河北镇总兵王家琳、副都统衔甲等侍卫开隆阿等都接踵调进长沙。张亮基也赶到了长沙,代替骆秉章当起湖南巡抚来。长沙城里又增加四五千兵,阖城官绅略微舒了一口气。但这些兵都是仓促间从各地调来的,规律败坏,调剂不灵。更令张亮基担忧的是,一时候出去这么多的军队,军饷从那里开支?这些奉调进城的绿营兵,一来就公开扬言:"老子是拿性命来守城的,你当官的不拿银子出来,老子就不给你守。长沙城丢了关我屌事!"为了稳定军心,张亮基与潘铎等筹议,决定守城兵士每人由本来的每日三钱银子增加到每日五钱,军官则更加发放。细算一下,新增的饷银和军器、马匹、甲杖供应等用度,每天要增加五千两银子。这些银子从那里来呢?张亮基一上任便碰到困难。他整天愁眉苦脸,却无良策,只好将藩库里凡能动用的银子都拿出来,先兑现十天半月再说。
"动此人者,乃大人之诚恳也。卑职有个小战略,大人无妨尝尝。"说罢,江忠源移过身,附着张亮基的耳边,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通。
《曾国藩年谱》:道光三十年蒲月,"时奉旨令部院九卿各举贤才,公保举五人。奏称……江忠源忠义耿耿,爱民如予"。
"江将军客气了。亮基久闻将军威名远播,本日一睹风采,平生之愿足矣。"张亮基浅笑着打量江忠源,见他约四十来岁年纪,堂堂一表,从心底里喜好。
银子关下去后,各地救济长沙的绿营兵干劲有点进步:上城墙的兵多了,巡查值勤的脚步也加快了。围城的承平军这几天也停止了进犯。萧朝贵派人把城内救兵增加的动静,奉告正带领大队人马前去长沙的天王和东王,要求速派一万兄弟兼程前来声援。在援兵未到之前,承平军兵士们抓紧时候修建工事,搬运粮草。长沙城的战事呈现临时的安静。
贡院街的绝顶是东正街,东正街的绝顶是小吴门。张亮基来到小吴门,俄然面前一亮,看到的美满是另一番气象。但见这里贩子次序井然,城头上旗号光鲜。小吴门守兵对进收支出的人盘问细心。张亮基想起,小吴门一带本来是陕西候补知府江忠源带领的楚勇在保卫。他如同在这里看到史乘上所写的细柳营,心中感慨道:江忠源真是个将才!
还是在代理云贵总督任上,张亮基就多次传闻过在广西兵戈的江忠源的名字,因而留意探听。晓得江忠源是湖南新宁人,字岷樵,暮年是个爱好狭邪行的风骚荡子,厥后改邪归正,为人极讲信义。在都城插手会试时,曾两次护送朋友棺木回客籍,不畏千里长途,雨露风霜,善始善终。当时,曾国藩在都城也爱周济贫苦,尤好为人撰写挽联。故京师士人中传播两句打油诗:"代送棺木江岷樵,包写挽联曾涤生。"因为这,曾国藩与江忠源结为老友,并预言他今后会以功名立天下,最后将以节烈死。曾国藩在咸丰帝登基时,向朝廷保举五小我才,江忠源便是此中之一。正因为江忠源有这个名誉,当金田事起,赛尚阿受命以钦差大臣督办广西军务时,便请他出来赞襄军务。这时,江忠源正由浙江秀水知县任上丁父忧住在新宁。因而江忠源在新宁募勇五百,号为"楚勇",附属于副都统乌兰泰。咸丰元年十一月,赛尚阿批示十营清兵围永安。广西提督茂发统北路,乌兰泰统南路。茂发的幕僚建议:"自古围城,当缺一隅,不然困兽之斗不成当。"茂发服从幕僚的话,在北面的包抄圈中空出一门。江忠源传闻,仓猝派人送信给茂发,力谏围师缺隅之非,请茂发合围。茂发不听,成果承平军从永安北门突围而去。待茂发明白过来时,已悔之晚矣。仲春,洪秀全攻陷全州,乘湘水上涨之机,从水路进入湖南。江忠源率楚勇赶到全州蓑衣渡。此地湘水狭小,两岸多林木,江忠源砍木做堰,横江拦断,使承平军在蓑衣渡一战丧失惨痛,船只几近全数被焚,南王冯云山中炮殉难。这一仗,是清廷与承平军作战以来所获得的第一个大胜利,使得江忠源之名传遍天下,也使曾国藩得知人之隽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