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曾国藩 > 十一 陈广敷三见曾国藩

我的书架

曾国藩翻开信来,上面写着:

"广敷先生,可惜了,你为何不早说呢?"前吉字营统帅、现赋闲在家的一等威毅伯面露忧色地问。

"如何不成为?"陈广敷果断地反问,"汤武反动,顺天倡义,三千年来史册赞不断口。刘邦斩蛇叛逆,李渊起兵反隋,赵匡胤陈桥兵变,朱元璋摈除鞑子,向来都以为是公理的行动,没有人指责他们是叛臣。自从满人入关以来,二百年间,汉人的抵挡从未间断过,只因康乾所谓的乱世带给百姓以微利,才苟延至今。然自嘉庆朝以来,满人之败北日见较着。到了道光末造,外辱于四夷,内烂于十八省,神人共愤,才有了洪杨之乱。咸丰帝耽于酒色,荒废国事,女主垂帘十年来,行动倒置,普天之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百姓莫不翘首盼望我汉家再出豪杰,驱除膻腥,复我神州。大人手握十多万雄兵,本可挟灭长毛之威,一举而克北京。只可惜大人囿于忠君敬上之末节,疏忽拯国救民之大义,更加上大人秉赋拘束胆小,终究只为保己身及曾氏一门的安但是裁撤湘军,自剪羽翼,落空了大好机会,孤负了亿万百姓的热望,为史册留下一桩永不成挽回的遗憾!"曾国藩听了目瞪口呆,想不到本身推行了几十年,平生沾沾自喜、觉得能够流芳百世的忠君敬上,竟然被这个方外人讥为"末节",莫非说,读书千万卷,竟没有读通么?曾国藩茫然不解。曾国荃却说:"先生所论,实在高超极了。""大人,到了明天这个时候,隐士我不得不直说了。一家一姓,国度兆民,二者比拟,孰重孰轻,孰大孰小,这对浅显人来讲,是个不难答复的题目。但是很多读书明理的大人君子却常常愚笨得很。他们之以是在这件事上表示出愚笨,并非识见不敷,乃因为私心所充塞也。大人几十年来,孜孜矻矻苦读诗书,克己复礼砥砺操行,身先士卒率领湘军,夙夜匪懈以勤政事,但这统统,都被'忠君敬上'所匡限。若在乱世,此诚能够附骥尾而行千里,伴丽日而照后代,但是大人生不逢时。今者,爱新觉罗氏置国度于水火,令兆民遭涂炭,朝廷正可谓日薄西山,气味奄奄,朝不保夕,行姑息木,大人欲灭长毛后而使满清复兴,岂不是缘木求鱼,又比如南辕北辙。孟子说得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又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吊民讨伐,征讨寇仇,有何不成?大人要问隐士对您平生的攻讦,攻讦就在这里:几十年来,一向囿于忠于一家一姓之末节,忘记了挽救国度百姓之大义。千秋史册,或许会说大人是爱新觉罗氏的忠臣,但很能够不会以为大人是光照寰宇的伟丈夫。"这一段话,说得曾国藩似有大梦方觉之感。他想起自衡州出兵前夕王闿运的暗室密谈,到金陵打下后彭毓橘等人的大闹公堂,其间不知有多少人说出颠覆满人、自主新朝的话,但统统人的立论角度都与陈广敷的分歧。他们都是从不能受制于人、要本身做天子的角度解缆,谁都没有像广敷先生如许,从天下百姓的好处着眼。是的,广敷先生说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至大至公的事理,的确不能为一家一姓而捐躯国度兆民。可惜,这统统都晚了!也可惜,这平生六十个春秋,早已把大清朝忠臣的形象铸定,曾国藩不成能也不肯去窜改了。

推荐阅读: 大明锦衣卫、横行霸道     末世之天幕     重生之炒房王     请叫我菌主大人     火影之双狐相伴     极品妖孽     千里江山不如君     沉睡的血族公主     这个锅我背了![快穿]     盛世猫宠     我家夫人超有钱     重生之以文证道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