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因为闲着无事,再加上蒙虎兴趣勃勃想逛一逛邯郸,蒙仲便叨教了士大夫李史,恳请后者能答应他们到街上转转。
而后折转方向朝西北而行,又用了近二旬日的风景超越洹水、漳水,终究到达了赵国的都邑,邯郸。
大抵是在三四年前的时候,赵雍便已将国君的位置传给了太子赵何,即赵国现在的赵君。
在获得了李史的答应后,蒙仲便带着蒙虎、蒙遂以及武婴、向缭、华虎、穆武等一干庄子居的小火伴们,一起来到街道上,明白赵国都城邯郸的繁华。
『PS:明天码字晚了,因为作者把一只手剁掉了……』
赵驿长点点头,旋即奉告蒙仲道:“此人在或不在城内,这个鄙人还真不知。不过,据我所知,公子章目前正在沙丘行宫,与主父一同征讨中山国,想来你要找的那位田不禋,现在多数亦在沙丘行宫……”
按常理来讲,李史当然不能答应本身的“保护”丢下本身,跑到城内去闲逛,但考虑到蒙仲乃是惠盎的义弟,身份特别,他当然不会回绝,终究只是叮嘱蒙仲等人谨慎行事,毕竟这是在赵国的地盘,莫要惹出甚么事来,到时候不好结束。
『这位赵国君主,看来野心极大啊……』
————以下注释————
“请尊使在驿馆内稍歇,鄙人当即通禀此事。”
“如许啊,多谢赵驿长。”
不得不说,此前蒙仲亦见地过「陶邑」、「商丘」、「彭城」等他宋国的大城邑,但这些城邑都没法与邯郸相提并论,邯郸邑的范围,仿佛有两个商丘那么大,纵使是陶邑、彭城,亦有所不及。
是的,固然宋王偃与惠盎,包含入宋国为相的仇赫,皆口口声宣称呼“赵王”,但究竟上,赵国倒是当世独一一个还未称王的强国。
约莫是在蒲月份,蒙仲等人护送着士大夫李史来到了卫国的「阳晋(邑)」,阳晋属卫国的邑城,但又与赵、魏两国交界——往西是魏国,往东北方向则就是赵国的领地。
是以,在到达邯郸后,蒙仲第一时候就想去拜访那位田不禋,毕竟此人在赵国呆了数年,若他蒙氏一族想在赵国安身落户,少不了需求此人的帮忙。
而究竟上,邯郸的住民远远不止上万户,而是有着几万户的范围,因为它是现当代上与齐国都城「临淄」并称的两个全中原最大的都邑。
在付钱时,固然蒙仲等人没有赵国的货币,但因为赵宋两国缔盟已久,这家店铺倒也情愿收取宋国的“布币”。
从阳晋往东北方向,不远处便是赵国的边疆要塞「刚平城」,这是昔日赵国君主「赵敬侯赵章」为了攻略卫国时而修建的,而后不久,魏齐两国便因为「赵国伐卫」一事而对赵国宣战,且刚平城亦被齐魏联军攻陷。
但在两年后,趁着齐国攻伐燕国之际,赵敬侯又结合魏韩两国讨伐齐国,一年后又败兵攻伐魏国与卫国,再过一年,再打齐国,一步步安定了当时赵国的新都「邯郸」的职位。
筑高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蒙仲曾经想劝说宋王偃的原话,但因为当时宋王偃早已自称为王,因而他便省下了“缓称王”这一句,没想到,国力远比宋国强大的赵国,其君主赵雍却能忍住“称王”的欲望,以一副谦逊的态度面对诸国,由此可见,这位赵王恐怕是有着极大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