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赵国的国相肥义本身就是出自白狄,与中山的狄人是同一个祖宗,是以,连络这类种,中山狄人对赵国的抵挡日渐减退。
庄子的复书最言简意赅,只要一句话:此即「内圣外王」之道!
三人聊了好久,直到公子赵章因为此事愤激而喝得酣醉,蒙仲这才告别拜别,返回城内的王宫。
这个改制,初期服从很大,摆脱了国事、终究能用心于交战的赵主父,在次年一口气就攻陷了中山国几近全境,乃至于,就连齐国也不敢面对如此的赵国,派来使者说项,但愿赵国保存中山国——想来这是齐国最后的底线。
此时,赵主父转头看向蒙仲,笑着说道:“我记得,初见那日,蒙虎那小子曾低声嘀咕,猎奇寡报酬安在身材健朗的时候,就将王位传给了赵何……现在你明白了吧?”
他终究明白方才公子赵章对赵何之母吴娃为何会那般痛恨,而究竟上,的确也值得痛恨。
赵主父闻言沉默了好久,旋即长叹一口气说道:“韩氏、赵章母子,我亏欠他们过量,赵章恨我,也是理所当然的……”
蒙仲当然不会笨拙地否定,拱手说道:“小子会守口如瓶。”
与其他祖辈出身蛮夷的中山国人分歧,这位与蒙仲年纪相仿的少年,其祖上传闻乃是魏国的将领「乐羊」。
这此中有多方面的启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蒙仲跟从赵主父巡游中山国的期间,他亦结识一名情愿插手赵国、成为赵人的中山国人。
『莫非……』
倘若公子赵章昏昧而没有才气,这还则罢了,恰好赵章酷似赵主父,是一名非常勇武的担当人,只是因为后宫女人的调拨,而使他从炽手可热的太子,一下子就沦落为无人问津的废太子,纵使是蒙仲,亦忍不住为他感到不值。
“赵主父为何感觉公子章与田大夫会说您的好话呢?”蒙仲当然晓得赵主父这是在套他的话,闻言安静地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