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达帐下的将士们对本身主帅的“胆怯不战”也是群情纷繁,很多人鄙夷段达,乃至有人暗里呼其为“段姥”,以为他像个老奶奶一样瞻前顾后,怯懦如鼠,但是段达态度果断,在没有弄清楚叛贼的目标之前,没有充分体味敌手之前,没有绝对致胜掌控的环境下,决不出战,至于损兵折将的攻城大战,更是果断不打。
王安已被李风云的阐发和推演所吸引,对其赅博的知识、与众分歧的视角和奇特的观点敬佩不已,某一刻他乃至对李风云产生了尊崇之感,同时也激发了一系列疑问,如此人物,岂是贩子出身、杀人越货的盗贼?
如果段达用心以侯城的粮草为钓饵,在侯城疆场上设下圈套,那么他现在的行动,就是成心等候河北各路义兵堆积而来,然后毕其功于一役。
王安想了半天还是没有得出答案,不晓得段达如何败走,是不战而走,还是得胜而走?但有一点是必定的,倘使河北局势的本相与李风云的推演如出一辙,那侯城这一仗便是有惊无险,本身此次豪赌算是赌对了,赚得盆满盂满,生长远景非常好。
从上午到下午,从天亮到入暮,诸鹰扬一次次请战,而段达却置之不睬,躲在寝帐里取暖睡觉。
一样,正在侯城严阵以待的义兵将士们,看到官军迟迟不来攻城,当然也将其了解为怯战,也以漫骂和讽刺段达来舒缓严峻的表情,特别令人诧异的是,义兵将士也称呼段达为“段姥”,如此默契可谓一绝,而“段姥”的大名就此垂垂传开。
段达毫不踌躇,命令,连夜撤离,向北撤离,度过漳水,撤到两百余里外的信都郡首府长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