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吕梁轻喊了声。
这是为制止处所官员权势过大。
那边地处潭州的最南端,和衡州搭界。固然不是两不管的处所,但不管是经济还是民生,都远远不能和宁远比拟。
谁不晓得他和杨成易有过节?
他固然只是潭州刺史,但其实在大渝朝已经算是实权不低的官员了。
如果让刘茂阿谁王八犊子接任宁远县令,可就费事了。
江施慢慢道。
吕方算是明白了,实在吕梁压根就没有挑选的权力。
“这回抗洪,宁远是榜样,吕县令你功不成没。本官已经上表朝廷为你请功。”
即便是吕梁如许的县令,迁任夺职,也需求吏部考核。处所主管吏员的官员只要保举、弹劾的权力。
吕方的神采一样如此。
凡是达到刺史这个级别,特别是潭州如许的繁华之地,刺史的委任都是由天子御笔朱批。
江施见吕方沉默,又偏头看向吕梁,道:“其实在本官看来,这对你而言也是个机遇。若无不测,你本年年审就算评到甲等,也只能持续沿任宁远县令之职。你固然还年青,但你应当清楚,在宁远如许的处所,治该当然要比幽县轻易,但要想展露头角却也困难,总不能年年有灾。你今后还想往上升迁,留在宁远,不是明智之举。”
他猛地想到甚么,问道:“刺史大人,如果我哥去幽县任职,那不晓得这宁远县令之职由谁来接任?”
吕梁的神采有点儿丢脸起来。
“唉……”
这事,怕是潘南漳、梁思琪、江施都已经达成共鸣了。
而绝大部分刺史,又都会有上奏章的特权。特别是那些天子亲身任命的刺史。
抗洪的本领和剿匪有甚么干系?
吕方却只感觉这是个更大的坑。
江施看向吕方,眼神通俗道:“你如果要如许以为,实在也并非不成。不过你可曾想过,分开宁远对于你来讲也是功德,本官晓得你有郡主给你撑腰,可你感觉这事郡主会不知情吗?据我所知,潘家蜜斯已经去荣王府内找郡主赔罪过,你以为,郡主真会为你和潘家蜜斯的恩仇,而和潘家大动兵戈,撕破脸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