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儿四岁了,托那几场长梦的福,她比普通丫头小子晓事很多,犹是明白一个事理:娃娃生了病,就不是好娃娃了。不是好娃娃的娃娃,天然不能留的。
江栋清癯的背影打了个晃,他不是不通碎务的书白痴,只是……江栋掂了掂怀里竖抱着的那团物事,半晌,挤出两句话:“是我无能,叫娘子难堪了。可这孩子受了大苦,还发着高热,如果我们现在把他送走,岂不是即是要了他的命?起码,起码――”
江月儿咂咂嘴,咽了下口水。
轻风送来东屋喁喁的低语声。
江月儿欢天喜地地为小哥哥筹办了被衾衣裳,给他做针黹,洗衣裳,调香磨墨熬汤水,整日里围着他打转,看小哥哥一日比一日生得俊拔,心头如浸了蜜般,一心盼着快快长大,好跟小哥哥住进一个屋,睡上一张床,成为他的小老婆。
常言道: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
江月儿寻声排闼,沿着廊下滴檐,带着残留的梦景朝卧房而去。
她瘫坐在广大的太师椅中直着眼睛,半晌,神思才从那可骇的梦境中拔|出来:对了,要快些去奉告阿娘,她又做这个梦了!
总之,从梦里醒来的那一刻起,江月儿便立定了决计:阿谁姓顾的小哥哥,她必然必然不要他再进她家门了!
“作孽哟!”杜氏轻声一叹,取来一块洁净的巾布,用净水为孩子擦动手脸,不觉将手脚放轻了些许。
没想到,她爹明天带返来的,是一个命在朝夕的病孩子。
透亮的雨珠顺着发丝自江月儿鼓鼓的脸颊上滑下,她并没顾上擦,踮了脚猎奇地看那团东西。
显而易见,江氏佳耦这把年纪才有了一个女儿,江月儿极能够会是家中独一的孩子,偏生佳耦二人父母亲族俱是残落,眼看她今后没个兄弟帮衬,不管嫁去哪一家,过得好不好,只能全凭夫家知己。江栋不忍她去别人家刻苦,从她出世之日起,便立定了主张要为她招婿。
杜氏心中恻然,听得门口“嘶”的一声。回身望去,果然是四岁的女儿不知何时又趴在门槛上,一双眼睛眨也不眨地瞪着床上的人儿,惊呆了。
昨晚听丈夫说,为了让这些被拐子拐来的孩子不敢逃窜,他们被蹉磨得甚是短长,倒是不知,这孩子竟受了如许的大罪,看他这病的模样,怕是一个不留意就熬不住了。
待江栋出了门,杜氏连哄带喝地打发走了女儿,将这不幸的孩子悄悄放上里屋窗边的榻上,翻开那件直裰一瞧,又是“哎哟”一声。
江栋没接那簪子,问道:“家里,一点银子都没有了?”
雨丝被轻风轻飘飘地送进木廊中,浸湿在身上,不但不冷,反而多了分清冷之意。
何况江月儿还转头跟着看她娘,腻着小嗓子一声一声地唤:“阿娘,阿娘――”
这小小的孩子穿一件前后烂了几个大洞的短衫,不止脸上青青紫紫的,身上暴露的皮肤也是一层接一层的伤,竟是没一块好肉!
阿娘生起气来是真会打人的!
咦,阿娘呢?
阿爹真给她带返来了?那是……那团东西是甚么?
县城中间十里街的江家小院里,江月儿却在这柔情万种的雨丝中骇醒了:她又做阿谁梦了!阿谁阿爹阿娘都不准她说给其别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