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监摄官七周年已上者,同明经出身,此后诸寺监不得以白身署摄。升朝官两任已上,著绿十五周年与赐绯,著绯十五年与赐紫。州县官曾经五度参选,虽未及十六考,与授朝散大夫阶,年七十已上,授优散官,赐绯。应奉郊庙职掌职员,并与恩泽。此后不得以梁朝及清泰朝为伪朝伪主,天下帝王陵庙及名臣宅兆无后,官为检校”云。”
当天上午,上午,郭威草拟遗诏,于滋德殿驾崩,年五十一岁。
祭奠结束,再回南郊行宫接管百官朝贺。如此,除夕祭奠礼节才算完成了。随后郭威乘车驾领百官回宫,登上明德楼。明德楼就是宣德门内里的二重外庭门楼,而百官则在门楼外,再次恭贺。
直到午后,在太医抢救下,郭威悠悠醒转,见郭荣在侧奉侍汤药,心中大为欣喜,又想到本日祭告祖宗的大礼未完成,甚是遗憾,便命郭荣派内侍筹办车驾,前去南郊行宫。
自此,枢密正副使都换成了文官,权势被大幅度减弱。这统统都是为了制衡后汉以来的侍卫司,同时加强天子兵权。
寺监官员就是如大理寺,或将作监等文官,为官七年以上,赐同明经出身,因为在此之前的后汉朝政混乱,一些初级官员是以小吏充当,有的乃至是白身,但此后不准如此。
以宣徽南院使、知永兴军府事袁鳷为彰义节度使,因为何福进未及上任便病危,以是换泾源节帅;以宣徽北院使兼枢密副使王仁镐为永兴军节度使;以枢密承旨魏仁浦为枢密副使。
到正月十七,郭威召李重进入宫拜托后事,并强令李重进拜见郭荣,以定君臣名份。之前李重进与晋王郭荣之前的明争暗斗,郭威心如明镜。
仲春月朔,太常卿田敏上尊谥曰圣神恭肃文武孝天子,庙号太祖。郭荣随之命宰臣李谷撰谥册文,王溥撰哀册文,筹算于四月下葬太祖于嵩陵。
正月月朔元日,郭威到新筑的坛丘祭奠六合,勉强能昂首瞻仰致敬。但此次分歧于祭太庙,天子不能脱手,也不能由储君代行,郭荣只能在边上恭恭敬敬的看着。进酒献爵、奠放纸钱都由礼节使等官员代庖。
另有十几位老资格节帅进封国公,其他加太尉、太傅,并再次大范围移镇调任。此中,以以澶州节度使郑仁诲为枢密使,加同平章事;
当晚,郭威病情再次复发,差点有救了。郭荣传闻非常担忧,但却没再去探视,以免被猜忌。
显德元年正月初三,郭威下诏,裁撤邺都,改大名府,建制职位在京兆府之下,还是置天雄军。到初五又加晋王郭荣兼侍中,判表里兵马事。
不久,北汉国主刘崇传闻太祖郭威病逝大为欢畅,调集臣僚商讨,图谋取东京复国为汉,遣使赴辽国要求出兵援助。(未完待续。)
之以是本年高规格郊祀,是因为之前就有占卜者宣称:镇星在氐、房,乃郑、宋之分,当京师之地;兼氐宿主帝王路寝。若散财乃至福,迁幸以避灾,庶几能够驱禳矣。
至于梁朝就是朱温所建立,清泰则是后唐末帝李从珂的年号,这两朝有个共同点,都是兵变夺位,文官们深恶痛绝,肆意诽谤。究竟上朱温也没那么坏,不过是因为他把李唐文官重臣沉河,以是被大量争光。
所谓大免罪犯,历代帝王都有如此,实在没甚么新意,还是例罢了。别的就是禁军赐与优厚的赋税犒赏,一些首要文武官员加封散官,贵戚和大臣的老婆等命妇也加封诰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