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没有牵肠挂肚,日夜难眠,只是有些猎奇罢了。”承乾有点嘴硬。
大唐最早的太子监国,是李世民策动玄武门兵变后,实际夺得大唐最高权力后,李渊被迫下诏让李世民以太子身份监国摄政。
承乾起家,伸手虚扶。
“臣太子詹事秦琅,拜见皇太子殿下!”
天子的旨意里说的是掌尹正畿甸之事,以教法异民而劝课之,京师之狱讼皆受而听焉,小事则专决,大事则禀奏。
秦琅哈哈一笑,“好了,这事我来安排,殿下只须静候佳音便是。”
哪像秦琅,那赐的坐榻,就是一张小床榻,上面另有几案,有茶水滴心。
太子监国之时,天下最高权力机构不再是政事堂,而是政事堂与东宫共同主持决策,尚书省与詹事府共同决策。
而从现在开端,承乾已经能够亲政,若天子再次出巡诏太子监国,则承乾就将真正亲政,东宫官属们,也将和政事堂、三省一起在朝。
“这不太好吧?”
比如李世民若要出巡,诏令承乾监国,则除随驾的宰相重臣,留守的高官会临时授一个东宫兼职,比如加太子三少衔,或检校詹事、庶子等职,与东宫官属共同共同帮手太子。
天子还特授东宫太子詹事秦琅任京兆尹,由左庶子于志宁任少尹。
加阶晋爵,当然欢畅。
京兆府是以另有个特权,不消跟别的处所官府一样受逐级抗诉的束缚,比如京兆府有直接审判措置的大权,比如判处犯人极刑后,能够直接正法,而不消再上报刑部或是大理寺复核。
天子免除他们在三省的职务,也是让他们专注东宫本职,特晋升三品职,还能随时侍从天子,加强与东宫的联络。
散骑常侍的本职是规谏不对,侍从参谋,没有甚么实权,可重点是侍从这二字,使的他们成为天子的侍从官,是以做为几位东宫官的加官,更显高贵。
本来由天子批复的公文等,十足转由太子批准。
“散骑常侍、太子右庶子、彭城县子令狐德棻拜见太子!”
在前次天子率百官就食洛阳的两年里,虽令东宫监国,可当时承乾还没有加冠元服,故还不能算是真正亲政,政务首要还是由留守的宰相们措置。
“散骑常侍、太子少詹事、虞乡县子张玄素拜见太子!”
但是看着上面这一群人,他却又不晓得该说甚么了。
别的还仿皇宫的六尚设立了太子内官三司三掌。
“诸公,孤现在要做甚么?”承乾接过旨意,有些不知所措。
京兆府管的是全部京畿地区,但重点还是长安城,而又因为长安是京师帝都,以是访拿盗贼、打击豪强,保护治安,包管安宁,又是首要之务。
“殿下,圣上敕旨,太子殿下既已元服,则本日起,领京兆牧之职,总领京兆府事,掌管京师行政、司法、捕获盗贼、赋役、户口等政务。”
苏勖可也是秦琅的姑丈,聘请做个客当然也普通。
此次于志宁等首要东宫官员们身上本来的中书侍郎、黄门侍郎等官职被免除,换上了散骑常侍这个职务,不是贬而是升,中书和黄门侍郎虽说是两省次官,但仅是四品职。散骑常侍倒是个从三品职官,直接绯袍换紫袍。
各个都是喜气洋洋,因为承乾元服,天子不但下诏天下大赦,并且对于东宫官员们也都是特别犒赏,八九品赐加阶一级,六七品加阶一级,无爵者赐男爵,四五品加阶一级无爵者赐子爵,并各有钱帛犒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