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镇国公主GL > 第146章 疑云()

我的书架

母亲极不喜好冀王妃赵氏。她对此毫不粉饰。

现在明眼人都已晓得,母亲与太子势成水火,很多人都在苦劝父亲、安抚母亲,亦有很多人纷繁投效太子,向他进言献策――这些人目下多数自夸为“君子直臣”,个个以祖法、大业、社稷为重,来往驰驱,联络不息。

吴王当年远在吴地,却能先人一步写成《封禅赋》、赶在李睿和我的贺章之前送到父亲手里,吴王妃现在人在宫外,却对宫中情势如此体味,这些事,到底是因他们当真耳聪目明、有见微知著之能,还是……有人用心指导?

之前看书,总不明白商纣王、周幽王这些人,何至于为了一个女人而这一神魂倒置?可遇了阿欢,我才晓得,若为着她如许的一个女人,别说神魂倒置,叫我灵魂全出了窍,去地府里刀山火海地游一圈也使得,何况戋戋江山!

本年的四月酷热亦不输往年,幸亏二三月中都下了好些雨,算来该当不至如客岁和前年那样大旱,不过就算如此,两京里因着暑热,也死了很多民人牲口,母亲却因着父亲抱病的原因,命令修道观为父亲禳福,客岁父亲曾下诏说再不大事营建,是以这道观乃是我的名义起的,不但由我意味性地出了三千贯钱、三千匹绢帛和三千段彩物(厥后母亲便自藏省拨钱为我营建道观别业,又敕少府为我作了价以千万计的金银器皿),观名亦定为“长乐”。

自都城去东都的路,我走了很多次。从没有哪次如此次这般叫人欢乐雀跃的。

也不知我的好二哥是如何想的,才到东都,便又传来太子妃有身的动静,推算时候,太子妃生下女儿后不久便已与二哥圆房了,这等行事,提及来实在很有些伤母体元气,是以太子妃这一胎坐得实在有些不稳,偏她又车马劳累地到了东都,才说了有身的动静,父亲和母亲都吓了一跳,父亲倒是顿时便眉欢眼笑,对太子的神采又暖和了很多,母亲虽看似欣喜非常,却责备太子早不将这动静说出来,如此太子妃既可放心在京中养胎,太子也恰好留在京师监国。

我只恨去东都的路太短,不敷以让我与她畅意放怀,做尽统统恋人所可做的事,而到了东都宫中,身边又不时到处都是人,真是斯须不得自在。

我是乐不得能出宫的,一则哪怕我因年纪的干系,还不能随便出入,同韦欢之间却不必如在宫中那样谨慎讳饰,二则宫中的情势实在是不明朗,连一贯阔别朝局的我都开端提心吊胆起来――本朝传不过三代,前有秦庶人玄武门之变,后有太宗诸子争嫡,个个都触及到军阵营卫,万一哪一天夜里谁振臂一呼,兵器四起,我这里满是弱质女流,打也打不得,走也走不快,叫我要如何办?

往年凡有营建之事,朝中谏议总不息止,本年倒是一声不闻,太子、吴王、冀王亦出钱出物,将一座长悲观造得瑰丽宏伟,而自营建至落定,统共用了不到三个月。

李睿本该是欢乐的,可他与冀王妃的豪情实在是不如何好,瞥见太子伉俪两个鸾凤和鸣,便有些意兴怏怏,偷偷来我这寻过楚儿几次,被我半劝半威胁地说了几次,才临时丢开手,向他那些狐朋狗友家里寻乐子去了。

但是我毕竟只是一个小小的公主,连本身的府邸都还没有,只能无可何如地随父母入了新修好的上阳宫住着,白日里乘车去宫中还是随徒弟们读书,看那些脸孔可爱的笔墨,夜里回到寝殿,悄悄地与阿欢见一两面,还要遮讳饰掩,仿若小后代偷情。

推荐阅读: 军王猎妻之魔眼小神医     轮回     洪荒:我食铁兽,被后土偷听心声     上门神医     极品警察     都市巅峰龙帝     长生九万年     无限之绝地求生     大医婿     八零女医神     男神攻心术     农门辣妻喜耕田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