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注释神采一变,皱起了眉头,顿时出题:“书似青山常乱叠。”
李怀安也听过,这但是个清官呐。
春秋读书读春秋。
半晌后,刘注释再出一题:“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就在刘注释慌乱之时,李怀安走到刘注释跟前,悄悄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对着欧阳恒一拱手:“我的下联是:棺一躺,布一盖,十人一桌上菜上菜。”
比欧阳先生所对好了太多。
伴跟着一声冷哼,刘注释出列拱手:“楚国文圣讨得好巧,写出了三日的上联,到了殿前来解。解出来了又有甚么本领可言?须知我新唐太子殿下解贵国后两题但是当场作对!欧阳先生若真有本领,也效仿我家太子,当场解题如何?”
随即全场轰笑。
“这是何人?”李怀安问。
欧阳恒一口气没上来,竟然喷出一口鲜血!
话音一出,楚国使团哈哈大笑,就连新唐文臣当中也有人忍俊不由。
欧阳恒笑着摆出一个请的手势:“刘大人,请对。”
李怀安一向在揣摩朝堂上有哪些人能够用,这个刘注释就是此中之一。
欧阳恒眼睛都红了,差点儿喷出一口老血。
对待文圣,可有半点儿尊敬?
这不就是嘲笑他又穷又丑又老又不幸吗?
十人一桌上菜上菜……
本是赞叹于太子的春联绝妙,没想到会被欧阳恒对了出来。
欧阳恒脸上欠都雅,打断道:“既然贵国要吹毛求疵,那就听我出题!”
“好说,恰是鄙人。”
新唐众臣听完那是各个喝采,不是吹嘘,那是发自肺腑。
“欧阳先生开席之日,千万要来新唐告诉我呀,本太子就是跋山渡水远赴楚国,也要吃一顿先生的头七酒……”
即使没有赌约,也干系两国脸面。
欧阳恒再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绝了!
好家伙!
“欧阳先生三日之前三题皆被太子所解,还要出题?”
“好!太子这个下联更好!”
刘注释气得缩了缩脖子:“我输不起?此下联本来就不工致……”
欧阳先生骂刘大人老丑穷。
太子在天香楼的上联已传播了几日,太极殿内群臣多少有些耳闻。
“听闻刘大人也是大唐名流,本日又是两国集会共商友情的大好机会,权当文娱,就请刘大人出题吧,欧阳恒洗耳恭听。”
可两国文臣坐在殿前,一言一行都绝非文娱可言。
刘注释。
即便太子风评最坏之时,也是站在太子一边,果断不能废太子的人。
楚国使团当中一人嘲笑着说:“刘大人,这么吹毛求疵就不当了吧?您要当即作答,连同是方位词都不能用,要工工致整,一丝一毫的弊端都挑不出来,只怕无人能做到。刘大人如许刁难,是不是输不起啊?”
这哪儿是对子,这是劈面骂人呐!
“那就请唐皇给个公道的裁判吧,新唐臣下用此刁难人的手腕吹毛求疵,是否有失公允?”
但现在看来,是刘注释想错了。
刘注释一听,心态直接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