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珍馐传 > 3第二章 一盏清凉(2)

我的书架

亦珍恍然大悟,难怪气候再热,母亲与汤妈妈都不准她喝家里沁沁凉的酸梅汤,只准她喝温凉不展的,本来是这个事理。

亦珍眼巴巴地望着那农夫的扁担由远而近,复又去得远了,连瞥都未曾瞥茶摊一眼,更不消说停下来,买一碗酸梅汤解渴了。不由得有些绝望。

亦珍倒没想得那么多,只要一日偶尔闻声汤妈妈和上门送鱼货的船妇闲谈,说杨家家业不是县里最大的,端方却涓滴不比方员娘家少。哪家蜜斯如果给他家做媳妇,碰上杨涂氏如许的婆母,真真苦也苦死。

杨老爷家致富,心机便活络起来,前后纳了两个妾,接二连三地生了四个女儿,却始终只得宝哥儿一个儿子,因此如同眸子子般宝贝着。

“是,老端方。”岁安点点头,“前两日如何不见汤伯来摆茶摊?”

“是,公子。”叫岁安的书童双手接了铜钱,来到茶摊前,“汤伯,来两碗酸梅汤,加两样茶果。”

说完也不睬宝哥儿做何反应,便跟着汤伯走了。

余家的茶摊就摆在凉亭边上,支开小几,放上装酸梅汤的酒瓮,掇两条长凳,茶幡一挑,茶摊便完工了。

有个绿伞骔巾,穿马尾罗道袍,脚踩大红履的年青墨客,身后跟着个书童,主仆二人一前一后,进了半闲亭。

汤伯一边取了茶碗,一抖腕子,将碗口翻上来,自装蜜糖的小瓷罐子里舀了一小勺桂花蜜盛在碗底,一边对岁安说:“前两天小老儿主家有事,实是得空旁顾。”

说罢取了细柄竹杓,从大瓮里舀了酸梅汤出来,倒在碗里,另兑了一勺沁凉的井水,然后放在托盘上。又拿了小碟,装上蜜枣与南瓜子仁,一并端进凉亭里。

待凌晨的薄雾散去,街上来往行人便多了起来,叫卖声,呼喊声,车马声,桥下渔船摇桨而过出的欸乃声,交叉在一处,好不热烈。

“老端方,茶果要蜜枣与南瓜子仁?”汤伯收下一把铜钱,问。

那墨客主仆吃完酸梅汤喝茶果,歇得差未几,便出了半闲亭,持续往家去了。

小厮不敢吭声,垂着头恭立在路边,将宝哥儿气得直顿脚。

亦珍是第一次在自家的茶摊搭手,看着既新奇又猎奇。只不过亦珍晓得,欲则不达。她强压下本身跃跃欲试的表情,悄悄跟在汤伯身边,细细察看汤伯如何将茶盏从食盒来取出来,倒扣在托盘上,如何将装在油纸包里的茶果一层层地叠放好,便利拿取……

他身后的小厮伸手扯一扯他衣袖,“少爷,夫人叮咛……”

宝哥儿闻言先是一愣,随后笑起来,“珍姐儿明天在茶摊?那我下了学,到茶摊去喝酸梅汤!”

汤伯看了,忍不住笑,“蜜斯,这大太阳还没上来呢。”

小小年纪如亦珍,都听得出这话里话外的意义来,这才悄悄佩服母亲曹氏有先见之明。

亦珍悄悄捏一捏拳。多年来母亲筹划家计,供她糊口得衣食无忧,现在母亲病了,她如何也要把家里的茶摊维系下去,不教母亲病中生忧。

<TR>

汤伯推着鸡公车走出胡衕,又行了约两柱香的时候,便来到谷阳桥下一座凉亭跟前。

亦珍在一旁看得细心,满满两杓恰好是一碗酸梅汤,未几很多。

杨老爷回籍今后,娶妻生子,在西林禅寺前头的庆云桥不远处,开了间书肆,一面承了西林禅寺的买卖,印制经籍,一面又托商旅自京中带来最风行的话本,印刷成册,在书肆中售卖,买卖非常昌隆。

推荐阅读: 拒嫁豪门:少夫人99次出逃     天脉谜踪     邢夫人     为了兄弟出道我决定成为天王巨星     超级戒指     桃源小盲医     我的崩坏世界     君情冢     奇妙世界的无限之旅     都市真仙     又见慕雪     极速狂人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