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你在行,你看着办就行。”不是张晗真风雅到疏忽几百万,而是他现在有赢利才气,就算这些钱尽数打了水漂,只要不是裴靖宁本身的题目,心疼归心疼,他还真不将这些放在眼里。
翌日,裴靖宁到公司后所办第一件事,便是找人对公司资产停止估值,因为不消过分切确,当天便出了成果。
裴靖宁信赖张晗在文学上的创作才气,张晗也一样看好裴靖宁运营公司的天禀。一个孤儿能将一个小公司打理得欣欣茂发,可见他办事才气毫不差,就是不知他如何压下他那有些暴躁的脾气。想也晓得,在内里应酬时必定不能如许,裴靖宁在他面前也没有随便宣泄心中的愁闷,但急脾气还是能看出来一丝影子。
虽说实体圈作者仍然有些看不起网文圈,但那只是明面上,私底下他们别提有多恋慕。只要会编故事,网文圈赢利要比实体圈轻易很多,并且门槛也更低,在网上看文的读者群体也比只看实体书读者庞大很多,这也是导致大量作者涌入网文圈的一大身分,有需求才有市场。
“公司现在估值多少?”
若《顶峰返来》能一向保持现在这个势头,那倒也没甚么,怕就怕前期写崩了,那他们高价购入的影视版权便显得有些鸡肋,食之有趣弃之可惜。他们要的是利润,而不是只为了保本。
“你是想投资公司,还是告贷给公司?”获得大笔注资固然值得庆贺,裴靖宁却不筹算含糊了事,公事公办,不能和私事混为一谈。
“很多了,辰星公司目前还只是经纪公司,跟其他实体公司分歧,能折价千万已经不错,要搁几个月之前,恐怕连这个别量都没有。”
张晗想起当初他一说要写书,裴靖宁便毫不踌躇把他签在辰星,使得主动权一向把握在他本技艺中,让他无后顾之忧,能够放心创作。这给他带来的好处实在是说之不尽,真不愧为他的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