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殿:历代掌门居住之地,门派奥妙封存所,除历代掌门,无人参悟此殿存在的实在意义。
这里分歧于寻龙殿前那两座对称的“飞龙在天”,也不像葬龙殿外的“亢龙有悔”。
“祖师祠堂不能随便进的。”方炎在小妮子的琼鼻上悄悄一戳,“死丫头,我在这山上年纪算小的。此次算了,下次你可别当着别人面喊我大叔。”
“去吧,我会让小师妹给你安排食宿。明天记得夙起。”
当时门中一片唏嘘,都说是师父偏疼,提早放他出山,一时传得沸沸扬扬。方炎赶上了大学开学,却失了民气。
师父的书房典藏未几,但对方炎而言,最头疼的莫过于这些古籍没有分类。
李淳风接旨后,沿渭水东行寻觅宝地。在一天中午艳阳高照之时,他见秦川大地上高耸出一座奇特的石山:从南向北看,仿佛一名少妇裸/-睡在蓝天白云之下,这少妇五官齐备,一对乳/-/房坚硬对称,连乳/-/头、肚脐都也具有。
方炎若无其事地直入后殿,换做别人,早被扫殿老者独臂拦下,饶是身怀绝技,武力通天,也休想踏入后殿半步。
寻龙门最不缺的就是金银器具,三大主殿的金字匾额皆是镀金打造,陪游龙边抹,殿前一左一右的镇殿神龙亦有纯金砥砺而成。
祖师爷陈八摸不是甚么读书人,开山立派后也就揣摩出一个俗气的“八摸峰”,茅山好友杨曦不忍直视,遂为一池三殿定名:摸金池、寻龙殿、葬龙殿、隐龙殿。
袁天罡率先接旨,后寻遍黄河两岸,都没找到一块中意之处。厥后来到关中,半夜子时出来旁观天象,只见一处山峦上紫气冲天,刚好与北斗订交。袁天罡认定是块宝地,因而仓猝奔上山峦,找准方位,但一时找不到东西作暗号,就摸出枚铜钱放地上再盖上一层浮土,这才下山回朝复命去了。
唐高宗病逝后,武则天为了遵循高宗“得还长安,死亦无恨”的遗言,决定在关中渭北高原挑选吉地。很快,朝廷在天下范围内遴选了两位名扬天下的方士,一名是星相家袁天罡,另一名是皇宫里专掌阴阳和天文历法的太史令李淳风。
方炎幽幽地谛视着云雾环绕的池中心,数十枚油光异彩的穿山甲钩爪腾挪于水雾之间,构成难以捉摸的符阵。
武则天听二人说在同一方位选中吉地,仓猝派人再去复查。
听到殿前的脚步声,一名独臂的扫殿老者缓缓昂首,微微眯眼。老者的浑浊视野在方炎的胸前停滞了几秒,却不说话。
隐龙殿外盘着两座气味内敛的“盘龙入海”,夸大的龙首即便一半隐没在盘成一团的龙身当中,还是龙威浩大。
寻龙殿:学艺之地,弟子以寻龙为入门动机。
目送小妮远去,方炎回身径直走向隐龙殿。
茅山老祖不反对盗墓,也不倡导盗墓,提名三殿,仅供后代后辈自行贯穿。
更让他奇异的是:这“少妇”双腿稍稍分开,中间另有一淙清泉,整天流淌不息,生命力何其畅旺。(注:咳咳咳,不是作者君不端庄,而是史乘质料上就是这么记录的,是唐朝人太开放,带点性表示,与我无关。)
推开一扇石门,千年沉香的奇特香气劈面扑鼻。方炎步入书房,走近一片摆放混乱无章的书架前,目光在桌角的仙香阁上逗留了几秒,又重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