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岑很想问一问陶灼华,十载伉俪,她已然与他同气连枝、已然怀了他的骨肉,为何又忍心断送了他的国度?
湖边的陶灼华喟然轻叹,对着渐近中天的月华仰起素颜。她的目光超出何子岑鹄立的窗前,并未稍做逗留,而是又幽幽远远投向远方。
他将她的发丝在指间轻绕,和顺的声音在她耳畔呢喃:“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你的的当得起榴花如火的灿烂,今后我便唤你灼华,小字夭夭。”
蒲月榴花如火,她和他置身在一片灼灼花海间。她的长发铺陈,蜿蜒在他的膝间,那一脸沉浸的笑容令漫天榴花失容。
那年那月,她的名字唤做夕颜。
十岁的女孩子,该当天真烂漫。宿世初见时,她身上虽有些沉郁,却也不乏少女的活力。现在却不然,湖边的陶灼华望上去有种过尽千帆的沧桑,显得那样遗世而独立。若再说有甚么分歧,便是那一双眸子过分沉寂,到有些半身清风半身明月的澹泊,不似宿世那般瑟缩与胆怯。
“小夭、小夭,你为何如此待我?”熟谙的名字在唇边盘桓,何子岑无声地呼喊着,两行清泪顺着脸颊缓缓滑落。
凉茶入喉,没有浇灭何子岑内心深处的火焰,反而使得那火焰越燃越旺。他踌躇着再次挑起纱帘,湖畔已然不见了那缕芳踪。唯有苍翠如滴的松柏深处,传来几声银铃般的欢笑,何子岑凝神谛听,却不是她的声音。
一道飞檐翘角的重楼掩映之处,何子岑对窗而立,目光掠过院落中垂垂残落的苍苔碧藓、池水波纹,目光庞大地投向湖边那不施脂粉的女孩儿身上。
心内全被思念溢满,陶灼华将眷恋的目光超出九曲十八弯的回廊,投射在与琼华阁隔着一带翠障相望的处所,终是郁郁无果,转而又投向东南边赵王府的方向。那边是何子岑的潜祇,亦是现在的赵王府,更是她曾经糊口了几年的故里。
耳边仿佛又回想起宿世里大裕皇朝军队吹响的号角,暗夜里映红的半边天空。另有青莲宫畔,面对他的无法,她哭倒在他的脚下。
昔年瑞安长公主琦年玉貌,曾与仁寿天子有过白首之约。仁寿天子没法许以中宫之位,便开出贵妃的价码。不承想瑞安底子不屑为妾,对贵妃之位鄙视不已,两人自此一拍两散,今后琴瑟两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