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黄氏要急,年掌柜又说对方在他这里买了料子和绣线,说上元节前还要再来送绣品的。
马车上另有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恰是县官家的宗子秦子玉。
卫夫人将黄氏高低一打量,笑着道:“夫人本日打扮的素净,手上这条帕子配的更是相得益彰。”
“又没端方是不是?”
姜桃没如何和他打过交道,但是原身的影象里倒是不如何待见这个大堂兄的——他跟着原身的爹读书,念了好些年也没有半点功名,但却养出了自命狷介的性子,每回回家都反面堂兄弟姐妹的说话,就算说上几句也非常不耐烦。并且对原身的爹也不是很恭敬,模糊地透出一股‘我考不上功名不是我没本领,而是你不会讲授生’的怨念。
县官夫人带着丫环亲身来买东西了。
卫夫人便点头道:“初初回籍,到处不便。如果有机遇,我倒是想寻这绣娘为我家做些东西。”
还剩下七两半,此中二两要让姜杨去换上欠款,五两攒着做束脩,剩下的散钱交给老太爷老太太做糊口费。
年掌柜赶紧去接待,问她本日想买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