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云毫不在乎,笑着道:“那还真是不巧,不知大蜜斯是去上香还是去买胭脂水粉,这两天广济寺有庙会,那边的白糖糕很好吃。”
那天夏至一向在车帘缝里向外张望。
小寒飞奔着走了。
她顿了顿,又道:“我......要......出......门。”
罗锦言原是找个借口罢了,比及走出玉轮门,她就真的想出去了。
罗锦言看看书架上的那些书,除了纪行另有些杂记,词话本子也有很多。
她挑了几本纪行和杂文,又随便买了几本词话本子,正要让夏至去付帐,就听到身后响起一个衰老的声音:“有目光,小小年纪也知这套《浮生偶寄》是好书。”
罗锦言抱愧地对老者笑笑,主仆几人走出版局。
老者对劲地哈哈大笑,大声道:“小章子你闻声了吗,这一局你输了。”
这些固然都雅,但在世人眼中难登风雅之堂,学子们看这些不免会被说成玩物丧志。
o(* ̄ ̄*)o
李青风原想给罗锦言找一家专做笔墨买卖的铺子给她供货,又担忧路途悠远恐生不对,干脆让欢畅的弟弟高超在扬州开了一家笔墨铺子,除了做本地买卖,还给张广顺的铺子供货。
罗锦言腹诽,嘴里却道:“不......巧。”
她正想避开,廖云却已经大声说道:“咦,是罗大蜜斯吧,幸会幸会。”
廖云常来请罗绍指导功课的事,罗锦言也有耳闻,不过她倒是第一次碰到。
廖云隔了好一会儿才笑出声来,看着罗锦言娇小的身影消逝在玉轮门外,他笑着摇点头,对扫尘和扫红道:“把那白糖糕赐给你们了。”
老者冷哼一声,道:“老朽的书,又岂是你这等黄毛小子能懂的。”
撷宝阁刚一开张,就是来宾盈门,半个扬州的文人雅士都去了。
罗锦言猎奇地看畴昔,老者倒是对着那座湘竹屏风说的。
她转头看去,见刚才还坐在屏风前看书的老者,知何时已经站在她的身后。
我是去下棋的,谁要看甚么扇子。
罗锦言曲膝见礼,廖云笑着抱拳,以做行礼,道:“罗大蜜斯是要去令尊那边吗?真是刚巧,我刚得了柄好扇子,正想拿来与令尊批评,不如一起去吧?”
罗锦言转头看向夏至,夏至会心,大声对跟在一旁的小雪道:“去和常贵说一声,叫人到广济寺给廖公子买几块白糖糕。”
张广顺和莫家康在凉州府开了一家小小的笔墨铺子,以平常的笔墨纸砚为主,偶尔也有些来自江南的宝贵货品。从凉州府出来,便有巡检司,每其名曰是查捕盗贼,对来往客商极尽剥削。笔墨之类的东西,分歧于丝绸和陶瓷之物,巡检司常常并不正视,反倒费心。
她浅笑道:“好......书。”
远在都城的李青传闻言哭笑不得,李家世代盐商,而他也是卖商叶出身,现在竟然做起这类买卖。
小雪笑着应是,对劲洋洋地走了。
半晌后,罗锦言已经坐在肩舆里,幸亏她早就让夏至问过欢畅了,晓得那家有很多纪行的书局在那里。
没想到李毅得知李青风在扬州开了铺子,老怀安抚,写信过来大加赞美,李青风身为次子,没有留在家里和兄长分一杯羹,小小年纪便走南闯北,独挡一面,不但兄长李青凡心中有愧,就是李毅这个做父亲的也是心疼,现在传闻他在扬州开铺子,便让李青凡亲身出面,请了一名在这一行做了十几年的大掌柜,没过量久,就把铺子开起来了,且,并非浅显的笔墨铺子,而是以做上好文玩为主的撷宝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