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绘台湾四周海疆
公元3世纪三国孙吴政权派万余人开辟台湾
荷兰、西班牙殖民统治期间
台湾地区汗青舆图及行政区划沿革
共80张
隋代大陆和台湾的打仗增加。隋炀帝曾3次派朱宽、陈棱等人前去流求(今台湾)。[33][55][56]9至10世纪的唐末宋初开端有汉族人定居澎湖。[57]
荷兰殖民者占有台湾38年,在今台南市构筑热兰遮城(今安平古堡)和普罗民遮城(今赤嵌楼)作为殖民统治的中间,[68]为增加米、糖等农作物产量招募福建本地和澎湖住民迁往台湾开垦。[69]荷兰殖民者实施强迫统治,把地盘据为已有,逼迫群众交纳各种租税,[70]打劫台湾的米、糖,将其收买的中国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各国,攫取高额利润。
“台湾”称呼的两种繁体汉字誊写
夏商期间台湾属于九州中的扬州。[30]
春秋战国期间称台湾为“岛夷”;[30]秦朝称“瀛州”;[31]三国期间称“夷洲”;[32]隋朝至元朝称“流求”。[33][34]明朝中期今后官方对台湾的称呼很多,如“鸡笼”(指台湾北部)、“北港”(台湾西部本地的通称)、“大员”、“台员”、“台窝湾”(指今台南安高山区四周),官方称为“东番”。[35]郑胜利改称“东都”,后郑经改成“东宁”。[36]清朝改名为“台湾”,并设置台湾府,附属于福建省,这是台湾的正式定名。[37]而台湾因为物产丰富,又称“宝岛”。[38]台湾地区在部分国际场合的代称为“中华台北”。[39]
巴拿马13日与台湾断绝干系以后,台湾现有的所谓“邦交国”就剩下20个了。但就算台湾真变成零邦交,台湾人底子不受任何影响,台湾零邦交对谁有影响呢?――对对峙台独的台湾现任带领人和对峙台独的前带领人有影响,他们不能...
1624年属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荷兰殖民者为建立与中国、日本贸易的据点侵入南台湾。[65]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侵犯北台湾,后被荷兰人摈除。[66][8]
台湾同大陆的渊源深厚而长远。太古期间台湾与大陆相连,约几百万年后果为地壳活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构成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45]
跟着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明,天下进入海权期间,欧洲新兴的海权国度纷繁往亚洲拓展权势。
右图上方为“台湾”称呼的繁体汉字正式誊写,在台湾地区官方“国书”、文件和教科书等正式场合中利用;[27][28]下方的誊写多用于官方与媒体。[29]
台湾初期住民中大部分从中国大陆直接或直接移居而来。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市左镇区发明了台湾迄今最早的人类化石“左镇人”。[46]左镇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有亲缘干系,同属中国旧石器期间的晚期智人,于3万年之前从大陆经过福建长途跋涉移居台湾,是最早开辟台湾的前驱。[47]台湾初期住民中另有少部分属于尼格利陀地区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琉球人种的琅峤人。[48]上述台湾初期住民是台湾原住民族(高山族)的先人。[49][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