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武]一朝穿成伴读 > 第四章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这句话跟后代的唐高宗说的“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史为镜能够知兴替,以报酬镜能够知得失”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且窦婴也挺喜好这首带有鉴戒意义的诗篇,因而刚才韩嫣和刘彘誊写的就是这篇诗作,只不过韩嫣不筹算锋芒太盛,所谓枪打出头鸟。
“如何?侯府里也有这些民气险恶的事情?”刘彘看了看韩嫣无可何如的模样,猎奇的问道。
韩嫣偷偷打量了一下这位穿戴玄色龙袍的男人,这就是史上驰名的汉景帝了吧?与其父汉文帝初创了“文景之治”,为他的儿子刘彻的“汉武乱世”奠定了根本,此时方才安定了七国之乱不久,只可惜这个贤德天子英年早逝,不出不测,应当只要十来年的活头了吧?
窦婴看了看一脸当真的刘彘,发问道:“胶东王殿下如何了解这句话?”
韩嫣不成置否将目光送往千万的宫宇以外,调侃道:“殿下可知这未央宫外多少人梦寐着往这里进么?”
刘彘环顾了一圈大大的皇宫,最后微微感喟:“这么大的未央宫,我却不晓得去那里玩。”
“都对?”窦婴倒是被刘彘的说法提起了兴趣,看着刘彘道:“为甚么殿下感觉都对啊?”
只是抱着一样心机的可不止韩嫣一个,只见刘彘将刚才认当真真誊写好的一份诗篇藏在了一堆学业下,然后装模作样的开端歪歪扭扭的拿着词讼在竹简上刻字,看到了韩嫣如有所思的目光,小声的对他“嘘”了一声,韩嫣收回目光自顾自的写着本身的功课,表示绝对未几嘴。
当然了,赞叹了没一会儿,只见小刘彘复又开口道:“以是说不定在不远的将来我大汉便能横扫匈奴,不消再靠和亲来保护国度的安宁!”
刘彘看了看不晓得在想甚么的韩嫣,喃喃开口道:“我还真的有点恋慕你呢,在宫墙内里必定比我在这皇宫里幸运很多。”
韩嫣目光悠远的看向天涯,说了一句后代典范的台词:“有人的处所,就有纷争。”想到韩颓当竟然在本身的孙子和儿媳身边也安插眼线,韩嫣就止不住的为这封建王朝的所谓权贵阶层感到哀思。
随后景帝点了刘荣的名字问问他对这篇诗作的观点,刘荣站了起来左不过就是围着“不要重蹈复辙”这个话题侃侃而谈罢了,景帝点了点头,看了看刘彘在那里当真翻竹简的模样,并没有说甚么,然后起家拜别。
景帝看了看这几个看起来唯唯诺诺的孩子,转手拿起了《诗经》,漫不经心的道:“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你们几个默写一遍《荡》然后再跟朕说说你们的观点好了。”
窦婴点了点头,感觉刘彘的观点不错,韩嫣摸摸下巴感慨,公然是四岁就晓得“金屋藏娇”的汉武帝啊,看这辩才!
刘荣仰着头淡淡的瞥了一眼恭送本身的刘彘,微微点点头然后拜别,至于他身后那两个伴读,则是趾高气扬的跨出了大门,韩嫣微微皱眉,这两个伴读身份说破天去也只是个外戚,刘彘就算再不受宠也是个王爷,这么趾高气扬真的好么?公然是栗姬挑的人,跟她一样没脑筋。
韩嫣不动声色的看了看窦婴的神采,复又悄悄打量了一下太子的神采,心下一合计从速扯扯刘彘的袖子,表示他别说了,没看老头子脸都青了?却不料门口传来了开朗的一记笑声:“哈哈哈,朕的彘儿倒是有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