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批了一会儿折子,就听寺人禀报:“万岁爷,和珅到了,正在外头候着呢。”
弘历也不开口,只是饶有兴趣地盯着和珅看,和珅目光微敛,端方地瞧着地毯上的斑纹。
申禾随即瞥见一个头戴红起花珊瑚顶戴,身着九蟒五爪锦鸡补服的男人躬身进殿,向上座的弘历行了三叩首礼,朗声道:“主子和珅,拜见皇上。”
他慎重地跪下,朝天子结健结实地磕了三个响头:“主子谢主隆恩,主子的大恩大德,主子做牛做马不能报之万一。”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书中描述的和珅府邸再都丽堂皇,也不如亲眼一见。恭王府的旅客每天都爆满。申禾对忽悠旅客的福字贴画、小书摊里的《和珅秘传》都没有兴趣,他此行是想亲眼看一看,恭王府里那块来源不明的福字碑。
少年打从出世起,就没见过父亲这副模样。一时候又恨又怕,连带着提着食盒的手都颤抖起来。
屋子正中摆放这一张软背座榻,窗台上摆设着各种文房器具,入目标明黄色让申禾悄悄心惊。古时候,按例只要天子才有资格利用明黄色,如果申禾没猜错,这里应当是某位天子的御书房。
弘历严厉的眸子中透出一丝笑意,身子微微的后仰,显得非常放松:“平身吧。”
还未想通透,就见角落里伸直着的躯体俄然动了。酷似和珅的少年也顾不得脏,拖着袍子就去搀那犯人。
申禾的目光转向一旁的东板墙,细数上头吊着的轿瓶个数,一共十四只!
吴书来折返回三希堂时,看到和珅仍然保持着额头触地的姿式,忙低咳了一声:“和大人,快起来吧,皇上已经歇下了。”
申禾细细打量着来人的面相,电光石火间,俄然发明他很像一小我——和珅。
和珅倒是安然,双手被拷住不能动,他便心安理得地让儿子喂饭。就如许吃了个半饱,才摇了点头,沉声问道:“现下家中如何?”
吴书来浅笑着说:“和大人别怪主子多嘴,皇上对和大人,那但是至心实意啊。”
说完这一句,便像再也没了怀念,三尺白绫悬于梁上,他最后看了一眼这尘凡间,便将那板凳一踢,满清第一赃官和珅,终究缢死在大狱里。
和珅并没有任何过激反应,像是早就推测了这个结局,他从怀中摸出一个红色的锦囊,将它紧紧地贴在胸前,用尽尽力地喊了一声:“主子,您且等一等,主子来陪您了。”
正想着,申禾只感觉一股极强的力量将他拉入一片暗中当中,虚无的灵魂就如许落空了知觉。
父子二人一时无话,丰绅殷德望着父亲数日内白了大半的头发,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不管是谁,内心都明白,这或许就是父子俩最后一次见面了。新帝恨和珅入骨,肯给他留给全尸已是恩情。
看着这一幕,申禾作为一个旁观者,内心也出现了惊涛骇浪......
这个沉重的话题让丰绅殷德的神采颓废起来,他恹恹地应道:“新皇下旨抄了宅子,现现在家中收藏都如数充入国库了。儿子听闻,皇上还想将那秘云洞中康熙爷的御笔碑移到宫里头。”
申禾正迷惑间,忽见狱卒领了一小我往这边过来。
弘历深深地看着微垂着头的男人,半晌深深叹了口气:“传朕口谕,和珅在户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任上,经心竭诚,为朕分忧,劳苦功高。本日起在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其宗子敏而好学,志存高远,特赐名丰绅殷德,其与和孝公主,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待年行婚礼。和珅阖家旗籍抬入正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