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和曰「常」,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
知常曰「明」。
天下无道,兵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满足﹔咎莫大于欲得。
执大象,天下往。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骨弱筋柔而握固。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七章
道常有为而无不为。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二章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大象无形﹔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四章
是以贤人有为,故无败﹔
质真若渝﹔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吾何故知天下然哉。以此。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不失其所者久。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九章
损之又损,乃至于有为。
谷无以盈,将恐竭﹔
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天然。
是以贤人不可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乐与饵,过客止。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明道若昧﹔
天下有始,觉得天下母。
道常知名。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生之徒,十有三﹔
以其生之厚。
天得一以清﹔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未知雌雄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
善结无绳约而不成解。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章
道生一,平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敷觉得道。
上德有为而无觉得﹔
整天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雄师以后,必有凶年。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夫何故。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谓袭明。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一章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一章
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不成执也。
是以贤人去甚,去奢,去泰。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知名之朴。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觉得称。
知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五章
死之徒,十有三﹔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三章
有为而无不为。
道隐知名。
上义为之而有觉得。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注释在作者有话说里,以下是防盗内容。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为学日趋,为道日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昔之得一者:
百姓皆注其耳目,贤人皆孩之。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