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爱谁谁 > 第39章 贤臣

我的书架

故此,他们欲与徐广志抗争到底,却也深知皇上必不会为其他学派张目,唯有以命相搏,舍生取义罢了。却没料贵为儒学泰斗,帝王之师的关老爷子会先他们一步站出来痛下规戒。倘若统统儒家学者都似关老爷子这般德厚流光,那么文坛当兴,朝堂当稳,社稷当源远流长。

关父唯唯应诺,佩服不已。谁说老爷子没故意机,不懂变通,他让父子二人各行其道便是最大的心机,最好的变通,真乃进可攻退可守,倘若折了一个,亦可保全余者。

关父低声回道,“儿子一日未曾健忘,为天下人开智,为天下人餬口,为初创乱世、海晏河清。”话落顿了顿,深切检验道,“爹,儿子知错了!”

皇上话没说完,关老爷子已经再次下跪,山呼万・岁的声音都在颤栗,他乃至提出愿辞去超品帝师之位,去做那小小的七品御史,为民请命,以正视听。其他诸人亦纷繁下跪甘心,并无涓滴勉强之意。

圣元帝赶紧拉起两人,胸中涌动着千头万绪,亦有勃勃的壮志大志。他思忖半晌,又道,“除修法以外,朕还要另舍一官署,名为督察院,由督察御史和给事中构成,行规谏天子、摆布言路、弹劾百官、按察处所等实权,大到中心小到乡县、上至天子下至百官、由国之大事延及民生百态,均在御史监察和言事范围以内。朕付与他们绝对之自在,当痛下规戒,弹劾百官,不以言开罪,亦不下死狱,以制止昏君乱政、奸佞祸国之灾……”

“行了,这事我来办。”关老子爷子大包大揽,哪怕晓得入了儿子解除异己的骗局,为孙女平生安乐着想却也甘之如饴。

爹,我们之前不是说好了吗?不要在朝上折了景郡王的脸面,您老说话不算话啊!关父心中扶额哀叹,面上却分毫不显。而得他授意,筹办弹劾徐广志焚书废文的几位法家学派文臣,此时也有些措手不及。他们千万没推测关老爷子竟如此朴重,自家学派的小辈也说撕就撕,但是听着听着,却被他“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浩然之气与光亮磊落所震惊,纷繁湿了眼眶。

二民气领神会,一起无言,在殿外等待半晌就被引入御书房。

下朝以后,圣元帝留下帝师、太常与几位法家学派文臣,共同参议完美律法的详细细节。关父跟从在关老爷子身后,渐渐朝未央宫走去,悄声说道,“爹,您老昨日承诺得好好的,为安在朝上又摆了儿子一道。”

“依依那事?”关老爷子心领神会。

一席话下来,景郡王已有力回嘴,羞臊难言,而文武百官齐齐跪地山呼万・岁,关老爷子更是被皇上的深仁厚泽打动得泪流满面,心悦诚服。

“大善!”圣元帝龙心大悦,言简意赅隧道,“朕刚打仗中原文明不久,限于学问,不便多言,只一条原则请诸君服膺:修法当以‘君轻民贵’为本,泽被百姓为要,国法超出于宗法,民意超出于官声,王子犯法与百姓同罪,拔除‘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亲亲相隐、官官相护’之陈规成规,真正做到以报酬本,以仁为本。”

世人从凌晨议事到傍晚,在未央宫顶用过御膳方各自还家。行进的马车上,关父缓缓道,“修法、设督察院,皇上忧国忧民,克己营私,我却要借这二者行一私事。”

偏他觉得儒家学派的大臣都堪为后盾,却忘了执盟主者,也就是关老爷子会不会赏识他倚势凌人、焚书废法的风格。答案是没法赏识且还嫉恶如仇!

推荐阅读: 至尊神皇     魅之瞳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重生之2006     婚姻的荆棘     校花的贴身狂医     密爱原配     你一直在我的伤口幽居     作死五人组     麻衣道婿     那片星空,那片海     炮灰之不再悲剧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