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船埠长长的,仿佛没有绝顶的石阶一起往上到了绥州城里,因为阵势高,又是两河交汇口,这里的氛围格外洁净。时候尚早,天上漂泊着一层厚厚的阴云,站在城中往下看,河道覆盖在红色的云雾中,连来时的船埠和船只都看不见了。
看来今晚是走不了,只能在此处过夜了。
内里不晓得甚么时候生起了火,伴跟着叮当的铃声,火光将一个一个闲逛的影子投在纸窗上。
宇文墨叮咛内里驾车的金老头:“找个处所避避雨再走。”
夏满凑到灼华耳边问:“他们在干吗?”
宇文墨点点头:“请便。”
官道两旁是开垦出来的大片梯田,恰是油菜花盛开的季候,大片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连缀成无边的花海,间或有水稻耕牛,一片农家喧闹的气象。
看破了她小脑袋里乱七八糟的设法,宇文墨看了她一眼:“遵循人的春秋算,灼华才十四五岁罢了。”
还没有寻到避雨的处所,豆大的雨点已经噼里啪啦拍了下来,远处的黑云飘到了头顶,天气好像黑夜。
山庙不大,正殿神像两侧有通今后院的木门,看来这里是山路上一处牢固的歇脚地,后院的配房里固然没有住人,却备有米油柴火和干肉,一个空锅里有人扔着银两,应当是之前程经的搭客在取用了这里的物品后留下的财帛。
偏殿的大门大敞着,地上停放着几具浑身用红布裹起来的尸首。
夏满偎得间隔灼华近了些:“你晓得真多。”
他展开眼,翻开毛毡将她裹进怀中,就像她小时候那样,夏满模糊记得,仿佛有无数个夜晚,他们就是如许在田野,只靠一条毛毡取暖,席地而眠。
不晓得为甚么,听灼华讲完这些,再看出去,总感觉四周有一种奇特的阴沉感。
这里盛产井盐和蒙针茶,别的很多不通航的本地山区挑选这里作为大的贸易点,以是绥州城是陆路的首要中转站,车马行城里有很多家。
听取了灼华的建议,几今后在绥州停靠的时候,宇文墨一行人拜别了船家下了船,决定走陆路进京。
宇文墨略一沉吟,点了点头。
他道:“快出绥州了。”
灼华道:“绥州此地信奉人死如生,阴阳边界恍惚,这里的阴气比别处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