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 > 第103章 大唐第一份报纸

我的书架

第三部分,就是民生资讯,一些触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好处的东西,比如平常用品的代价,或者新到商品的信息,能够指导老百姓到那里去买,买甚么最划算。

一有新诗新作,立马登载在上面,这不比口口相传或者誊写便利多了吗?”

待大师都养成看报纸的风俗,再恰当收取一些印刷费。”

“父王,这玩意儿还不如去茶馆酒坊听传奇来得痛快。”李俶说道。

“殿下,您这是……”裴冕不解地问道。

三人各自领命。

“先在太府寺列账吧。”李亨说道。

不过,比来一些年有所窜改。

不过,这并不能申明印刷术发源于韩国,因为根子还在贞观期间。

这些茶馆酒坊的掌柜们都是八面小巧、深谙运营之道的里手。为了吸引三教九流各色客人,他们可谓是绞尽脑汁、各显神通,不吝痛下血本,在汇集动静上大做文章。

李亨表示杜甫说下去。

世人都喜好李太白之诗,微臣曾给他印刷过诗集。

他们这些雅士,甘愿手抄,也不肯意利用印刷术。李白这小我算是另类,开了雕版印刷诗集的先河。

散朝以后,李亨将李俶、裴冕和杜甫留了下来。

因而,上至朝堂官员的任免,下至贩夫走狗的平常,无不在这茶馆酒坊中传播。

“殿下,就拿微臣给李太白印刷的诗集来讲吧。一个字连上周边的空地,高约两分七厘,宽约两分三厘。

“那这笔用度如何办?”裴冕问道。

“本宫想出报纸。”李亨嘴角轻扬,说道。

“太子殿下,微臣略懂一点。”杜甫说道。

如此算来,一行可写三十字,一共可写七十余行,合计起来,大抵是两千余字。”

他问道:“这些茶馆酒坊中传播的动静,如何考证真伪呢?”

他一带头,很多人纷繁效仿。

动静就是商机,八卦就是客源,从古至今,概莫能外。

哪位官员仰仗功劳卓著或巧舌令色而荣升要职,哪位因触怒龙颜或卷入权力图斗而惨遭贬谪,哪位新锐崭露头角,哪位老臣黯然失势,这些话题都会在第一时候成为茶馆酒坊间世人交头接耳的热议话题。

李亨俄然想到,这三人都是当代人,如何能够晓得报纸呢?

殿下,您也对印刷感兴趣吗?”

杜甫听了以后,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忙拱手道:“殿下此策甚善。如此一来,我大唐之风就能敏捷吹遍九州万域。”

韩国庆州考古学家在补葺佛国寺释迦塔时,在塔的第二层发明了一处被封住的暗格,内里藏有一个包裹,包裹里有效雕版印刷术刻成的佛经《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如果探听冷门动静,那也有体例,不过就是掏钱买信息。这些掌柜们都有特别渠道,各色动静也都密码标价,童叟无欺。

三人闻言,都点了点头。这个题目,他们此前向来没有想过。

李若愚此前体味过,雕版印刷术发源于贞观期间,现在才方才成熟。

“殿下,目前常用的印刷之法,乃是先将字写在半透明的纸上,反贴于木板上,然后由工匠用刻刀停止雕镂。

李俶三人都摇了点头。

“本宫之以是要办一张报纸,就是为了公布真动静,是经本宫确认的官方动静。”李亨说道,“如许,坊间传播的谎言就不攻自破了。”

别的,老百姓也喜好贩子商贾们的传奇经历。哪位富商仰仗独到目光觅得新的商机而一夜暴富,哪家商号因运营不善而面对开张,那边有奇珍奇宝现世引得各方豪强竞相争夺,这些茶余饭后的新奇事儿,都成了人们消遣光阴、畅论天下的谈资。

推荐阅读: 天王     极品帝王     绝代武帝     重生之公主有毒     我的传说遍布世界     伏天剑狂     陆少谋妻:婚不由你     都市魂兵师     恶魔校草:小呆萌,好美味!     他从地狱来     恶鬼当道     当炮灰被万人迷穿了![快穿]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