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奉璋一时哑口无言,缓了一会儿,道:“小兄弟,你不是信口开河吧?”司乘法他是少年性子,非常好胜,听赵奉璋言语当中有轻浮之意,不由说道:就是本年五到六月,山东河南一带必有大蝗。”赵奉璋微微一笑,说道:“这蝗灾可关乎天下粮仓的收成,关乎一方百姓的安乐,关乎国运之事,岂能拿来耍嘴皮子。再说,你如何晓得五到六月就必有大蝗。”司乘法听得赵奉璋这么一说,心想更要让贰心折口服,何况他更是坚信赵奉璋实无一策相对,东拉西扯旨在转移话题,就势要和他胶葛到底。
司大官人并不知司马承祯是何许人也,没感觉有何短长之处。见赵奉璋说话应对自如,就是溜须之言也能说的委宛动听,心想此人深通为官之道,如能进入宦海,将来必然高升,就说道:“帅哥,长安路途悠远,我如何去?”
老者一阵狂笑,“好好好!那就好办!”司乘法看他一副傲态,带有几分愤气,道:“如若蝗灾准期而至,我只要你当着这长安百姓给我磕三个响头。”此言一出,四周的人都皆尽惊诧,一时不知谁对谁错?
赵奉璋相约司乘法同业,本来只是找一伴儿,实在没有其贰心机,但在洛阳城见司乘法有如此多把戏,不由对他刮目相看。
众位看官,我们只说司乘法和赵奉璋二人结伴而行。当时京杭大运河也在隋朝翻修过,他二人从江都上船,经邗沟、通济渠中转洛阳,一起顺畅。此时正值阳春三月,洛阳城内气温回暖,加上洛阳本又是富强之地(武后在位期间,迁都洛阳,被封神都。),他二人在这里都不肯在走。司大官人来自于21世纪,没见过这么多唐朝的人文民风,又是少年脾气,贪玩好耍;赵奉璋自小善于江都,读书识字,也少见这些繁华务事,也是不急不忙。他们一个贪玩,一个不忙,竟在洛阳一住半个月。
众位看官,此时乃是开元三年,正值盛唐时节,那长安城内房屋是节节相连,车马行人是熙熙攘攘。说不完的繁华热烈,道不完的昌隆安乐,此处有诗为证:
司乘法本不肯与他议论这些,但听赵奉璋的言语如此自大,连五柳先生都没放在眼里。不自禁的反问一句:“如何才叫会仕进?”赵奉璋顿了好一会儿,有些支吾的说道:“这个……,倘若平常而谈,只怕更说不清、道不了然。”司乘法朝他看了一眼,说道:“本年五到六月,山东将产生大蝗,你就谈谈你若为本地县令,该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