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暴君的伟大 > 第二十三章 大兴佛教

我的书架

近年奉诏专征,吊民讨伐,江东混一,海内又宁,塔安其堵,市不易业。……而亡殷顽民不惭怀土,有苗恃险敢恣螳螂,横使寺塔燃烧,如比屋流散,钟梵辍响,鸡犬不闻,废寺同于火宅,持钵略成空返,僧众无依,实可伤叹。

但是,除主持“受律仪法”外,智觊在江都并不参与别的佛事活动,事毕后他当即要求重返“故林”。杨广一向对峙请他留下,智觊竟“佛衣而起”,称“先有明约,事无两违”。杨广“不敢重邀,合掌寻送”,当夜,智觊即“出居城外禅众寺”,杨广无法,竟致“礼望目极衔泣而返”。智觊急欲西返,表白他不肯接管杨广政治上的节制,也表示出他孤傲倔强的本性和令人赞叹的胆量。杨广又让柳顾言“致书请留,待来年仲春,约至栖霞送别”,智觊因而在城外住了几个月。

晋王杨广在江都大弘佛道,与灭陈之时杨坚对江南教界的峻厉态度构成光鲜对比。时杨坚以江南佛教“十滥六群,滋章江表”,而“别降纶言,既屏僧司,宪章律符”。父子二人虽伎俩不一,但是作为帝国的统治者对于宗教的目标倒是分歧的,都是要将江南教界的活动归于王朝的周到节制之下。《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二记曰:礼以家僧,不属州县,迄于终历,征访莫穷。

玉清、金洞二玄坛招致的江南羽士也不在少数,史载杨广初镇扬州时,即“遣王子相、柳顾言迎羽士王远知至扬州相见”。王远知出于南朝第一高门琅琊王氏,是梁朝驰名羽士陶弘景的高门弟子,南边玄门的正统传人。《承平广记》卷二三引《谈宾录》曰:“及隋炀帝为晋王镇扬州,起玉清玄坛,邀远知主之。”请王远知来江都四道场主持玉清玄坛,对江南玄门界明显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表白杨广对玄门也一样正视。在杨泛博力搀扶下,王远知遂成为隋及唐初玄门界的俊彦。杨广还手书召隐羽士徐则到扬州授道法,徐则未达而归天,为此杨广深表遗憾,赐给徐则家“物千段”,又“遣画工图其貌,令柳作赞”,置于玉清玄观。

因为在亡陈以后,杨坚晓得南陈宗教权势在南陈腐地有着庞大的影响力与号令力,故曾下诏把江南的大部分佛塔寺庙毁掉。这里杨广把父皇杨坚下诏毁掉江南佛塔的任务推到兵变分子身上,其意便是表示在他镇守江南期间他将一改以往,庇护佛教。杨广固然信奉佛教,但是作为政治人物他需求的是操纵宗教收揽民气稳定战后不稳的江南,以是江南佛教界的头面人物智觊天然成了他要交友与拉拢的首要目标。

推荐阅读: 真实世界     唐人的餐桌     [综运动]干翻科学势力     铁汉子     娱乐:从跑龙套开始称霸娱乐圈     神选:觉醒霸体开始横推     我把末日献给全人类     血剑葬魂     我的系统有点皮     刺客一身肉     阴婚不散:冥夫求放过     灵武天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