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过转眼,腊八节就来了。
腊八粥的来源,又说是因为释迦牟尼在成佛前,因为苦修饿晕在地,被一名美意的牧羊女救了,因为只能如素,牧羊女便就着本身身上的杂粮与鲜果熬成了粥,令释迦牟尼规复了体力,后再菩提树下顿悟成佛,因为是在腊八日顿悟,这粥也就成了腊八粥。是以,每到这天,寺庙与信佛之人都会煮了腊八粥来食,以示记念。
不过又会不会是皇后过于体贴母后,而将环境夸大了呢?
故而,当沈湛问起宋弥尔腊八节的筹办环境时,宋弥尔倒也是半点也不怯场。
另一种说法,便是与朝廷中自古便有的腊日赐食轨制有关。为了记念腊日,朝廷会每家每户按人丁赐粥,以示国力强大,江山安定。
这一次是沈湛即位以来的第一个腊八节,天然要有新皇新气象。在淑节的帮忙下,宋弥尔一改往昔腊八节明黄重红寂静却稍显呆板的色采,改用檀色做底,胭脂色为辅,洋洋洒洒地装潢了整间太和殿,又喜庆又不落俗套,倒是非常的新奇。又在太和殿的各个角上挂了八角的琉璃宫灯,宫灯下头垂了个龙眼大小的圆润莹石,萤石下还系了个小小的铜铃,风吹铜铃响,萤石也收回淡淡的荧光与宫灯呼应,铜铃上面,还系了长长的暗金色流苏,密密的流苏就快垂到了地上,远远看去,和大殿的帷幔绸帘构成了层层叠叠的景色,更可贵的是,八角琉璃灯里头的宫画,画的竟是各位大臣或疏奏或议事等在朝为官时的场景,即新奇风趣,更有一番情意。有的老臣走进瞧见了,当场便泪涕四溢,顾不得失了仪态,心中非常熨帖,陛下若不是时候体贴着臣子,又如何会捕获到臣子们在朝中的小细节,又让人画下制成宫灯呢?
“你是说母后的脾气愈来愈坏?”
沈湛皱起眉头望着神情略显严厉的宋弥尔。
南朝的《荆楚岁时记》曾经称:“十仲春八日为腊日”,而早在先秦期间,便已经有了过腊八节的传统。
沈湛的眼中也不由得抹过一丝凝重的神采,母后向来便是个漂亮宽和的,现在做了太后,全部后宫便是她最大,本身虽说克日看望母后的时候太少,但心仍然是紧着母后的,弥儿与母后相处也非常和谐,那里有甚么会值得母后脾气烦躁的事情呢?
“母后多想你呀,你每次去寿康宫,就坐那么一会儿,母后欢畅都还来不及,如何会对你发脾气!”宋弥尔白了眼沈湛,“就算是有气,母后也是忍着等你走了再发的!
要说是针对宋弥尔或者沈湛,沈湛当日一点症状也没有,过后孟寻为他诊脉,也并无非常,宋弥尔倒是过后有些不舒畅,没有食欲,恶心想吐,整小我昏昏沉沉了两日,但她想着或许是香料嗅多了的后遗症,加上被沈湛惩罚禁足,形成的内心头的不舒畅,过了两日,这些症状也消逝了,是以她倒也没有在乎,也并未传召太医,这点小事,在心头悄悄一过也就略去了。
除此以外,宫中的食材饮用更加严苛,因为有外眷,大殿背面的东西稍间全都早早地便清了空,作为命妇等人茶间小憩和俄然告急事件时利用。
・・・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腊八节吃腊八粥,已经成了风俗和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