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碧血剑(下卷)(新修版) > 第50章 袁崇焕评传(9)

我的书架

“肤公雅奏图”上的题诗,多数是奖饰袁崇焕的抗清功劳,预感此去定可扫平胡尘、燕然勒石、麟阁落款等等。好几人诗句中都提到袁崇焕的“辩才”、“高谈”、“笑谈”。[1]喜与朋友们高谈阔论,必然是他本性中很明显的特性。

[5]袁崇焕〈天启六年六月初旬日谢升荫疏〉中说:“且武人奔竞,少直立便欲厚迁,略分歧辄思激去,威胁朝廷,开衅同类,令边陲始终不得一人之用,臣最疾之。臣本日不自处于恬,何故消诸将之竞?况臣原无繁华之心,又皇上所鉴也。”对这个辞赏的奏章,朝廷的批答是:“奉圣旨:袁崇焕存城功高,加恩示酬,原不为过;乃三疏控辞,愈征克让。还着遵旨祇承。该部晓得。”

袁崇焕留下来的诗篇,大多数是忧国忧民、悲忿沉郁之作,也有一些感慨伤逝、记念亲朋的,有几首表示家贫俸薄,愧对母妻。思念他平生,真是生于忧患,善于忧患,只要两三首小诗,稍显他诙谐的一面。

最嫌吟未稳,鹦鹉已先知。

博浪城

他评张良偕力士在博浪沙以铁椎行刺秦始皇,误中副车,还算荣幸,事前无周到打算,本来胜利机遇不大,张良当时还是个少年,行动有些儿戏,那也难怪了。

繁华为丞相,临危不必言。

袁崇焕虽是进士,大抵诗才不敏捷,不能出口成诗,而须“安排去作诗”,作诗而要安排,有点自嘲。当时是他在福建邵武县当知县,没有公事要办,闲坐无聊,不如安排了去作几首诗罢,因而磨墨铺纸,提笔作诗。几句诗吟来吟去,总感觉不对劲,最恼人的是,好句子想不出来,那几句不住朗读、不竭考虑的庸句,却给架上鹦鹉听得熟了,抢着念了出来。鹦鹉要学会一句句子,须得听人上百遍的反复,可见袁崇焕把他这些平淡句子已翻来覆去的念了很多遍。实在这一定是究竟,能够他为了自嘲而夸大。其他的好诗没作出来,我感觉这首自嘲诗才迟拙之诗倒是佳作。

但魏忠贤还是不对劲。以是虽有宁锦大捷,袁崇焕却得不到甚么重赏,只升官一级。阿谀魏忠贤的官员却稀有百人是以大捷而升官,来由是在朝中策划有功,连魏忠贤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从孙,也是以而封了伯爵。魏忠贤是寺人,没有儿子,只好大封他侄儿,封他侄儿的儿子。

袁崇焕在政治上属于魏忠贤的敌对派系。他中进士的主考官韩爌、保荐他的御史侯恂等都是东林党的巨擘。袁崇焕当然不肯剥削军饷去贡献魏忠贤。但为了大目标是守御锦州、宁远,他也相称的勉强责备。各省督抚都为魏忠贤建生祠,袁崇焕如果不拥戴,立即就会罢官,守御国土的弘愿没法得伸,是以当时也只得在蓟辽为魏忠贤建生祠。这座生祠,圣旨落款曰“懋德”。

闲坐了无事,安排去作诗。

天启天子熹宗捉了几年迷藏(他初做天子时,爱和小寺人捉迷藏),做了几年木工(不是做天子),天启七年八月,在二十三岁上死了。

[3]《明熹宗实录》卷八6、天启七年七月丙寅,河南道御史李应荐进犯袁崇焕“假吊修款,设策太奇”、“不急援锦州”为不对,魏忠贤以天子的名义唆使:“得旨:克日宁锦危急,赖厂臣(按:厂臣指间谍构造东厂的带领,即魏忠贤本身,魏以宁锦大捷为己功。)调剂,以奏奇功,说得是。袁崇焕老气难鼓,物议滋至,已准其引疾求去……宁远督师,朕业特简枢臣,俾星驰赴摒挡。”

推荐阅读: 快穿之反派也是有骨气的     高能二维码     九幽剑尊     狐狸王妃有点拽     我的盖世英雄     [综]男友天天在炸毛     海贼之掌控矢量     欲望都市     冒牌运灵师     美漫世界的道士     狼性总裁:囚爱九十九天     汪!我才不会输给女孩子呢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