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碧血剑(下卷)(新修版) > 第52章 袁崇焕评传(11)
回绝和满清缔和,是崇祯平生最大的笨拙。他初即位时断根魏忠贤逆党,措置得非常夺目,因而臣下大捧他为“英主”。他今后就飘飘然了,真的以“英主”自居,以为“英主”决不能和背叛的“建州卫”让步。在明朝君臣的看法中,“建州卫”始终是中国天子部属一个小官的领地,天子决不能跟小官谈和。至于使得天下亿万群众活不下去,那是另一回事,天子的庄严不能有涓滴侵害。
[5]《天聪实录稿》,七年玄月十四日,清太宗致朝鲜国王信:“贵国断市,不过以我国无衣,因欲困我。我与贵国未市之前,岂曾赤身赤身耶?即飞禽走兽,亦自各有羽毛……满洲、蒙古固以劫掠为生,贵国固以自守为素。”
当袁崇焕罢官家居之时,皇太极见劲敌既去,立即肆无顾忌,不再称汗而改称天子。
[3]关于这场谈判,因皇太极称帝以后再主动撤除,又向明朝要求发印而不得,在满清方面是遭到严峻屈辱,以是清方官文书中都无记录,或有记录而厥后都删去了。但清内阁档案中还保存皇太极天聪四年向中国群众颁示的一道木刊谕文,此中公开承认这件事:“逮至朕躬,实欲罢兵戈,享承平,故频频差人讲说。无法天启、崇祯二帝渺我益甚,逼令退地,且教削去帝(号),及禁用国宝。朕觉得天与地盘,何敢轻与?其帝号国宝,一一遵依,易汗请印,勉强至此,仍复不允。”
军饷该当由户部(财务部)付出,那是公帑,崇祯年间,除了每年应收的赋税赋税以外,还加派“辽饷”(指定用于对于满清的军费)、“练饷”(指定用于练兵),两项军费的加派在崇祯末年每年超越二千余万两。在崇祯初年,当会少一些,但也不至于对锦州、宁远的国防军队欠饷达四个月之久。锦宁火线是当时最首要吃紧的国防要地,别的处所能够欠饷,锦宁火线千万不能欠。公家库房没有钱,天子的私房钱(内帑)却多得很,告急关头,向天子暂借私房钱,也是合情公道之事。但崇祯立即不舍得而勃然大怒。据《明季北略·卷五》载,当李自成在山海关外打了败仗而仓促逃离北京之时,发明皇家内库“旧有镇库金积年不消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两,镌有永乐字。”如许大笔银两,借出来发清欠饷,何乐而不为?士气大振之余,还可进而光复辽东,同时施助哀鸿,减弱“流寇”的力量。把几千万、几千万银两积在内库当中,不知又有甚么好处?宁远兵变索饷,厥后以七万两银子处理,可见发清欠饷,并不需求一笔很大的款项。三千七百万锭银子,每锭五百两恐怕太多了些,就算每锭只要十两,一共也有靠近四亿两的巨款。
[2]《烈皇小识》:“时天威震迅,忧形于色。大小臣工皆战惧不能仰对,而延儒由此荷圣眷矣。”
但是崇祯的傲慢高傲比他哥哥天启更短长很多,对满清始终对峙“不承认政策”,不承认它有独立自主的资格,决不与它打任何交道。[7]天启是昏庸胡涂,崇祯倒是昏庸傲狠。
袁崇焕和皇太极一番谈判,使得皇太极主动撤除了帝号,本来是交际上的严峻胜利。但崇祯却以为是和“叛徒”擅自媾和,有辱国体,心中极不对劲,当时对袁崇焕倚赖很重,哑忍不发,厥后却终究成为杀他的首要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