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君倒是算得上诚恳,每进一间佛殿,便要拜上一拜,黄化羽等人只得跟在他的身后,渐渐的抚玩着寺内景色,倒也非常落拓,只是审密阿勒仿佛有些饿了,在路过观音殿旁的斋堂之时,两只眼睛死死的盯着堂内盛放的斋饭馒头,不断的吞咽着口水。
明间正面本尊,是一尊汉白玉雕就的弥勒化身的布袋和尚坐像,胖胖的脸上堆满了笑容,那幅驯良可亲的模样,让殿中之人,俱都情不自禁的嘴角微扬,心中无穷烦恼仿佛全都不见了;在坐像旁的柱子上刻着一幅春联‘笑口常开,笑天下好笑之事。大肚能容,容天下不容之人’,世里淑湘看着这幅春联深思很久,眼神中时而苍茫,时而感慨。
观音殿别名吞珠阁,在毗卢殿以后,四周植有桃、杏、石榴、柚子、罗汉松等果木树和抚玩树,面宽五间,共两进,中隔天井,殿外筑有封闭的围墙,固然现在殿内尽是信徒,却恰好让人感觉非常清幽,当真是奇特至极。
殿内泥像固然全都活矫捷现,却浑身斑斑点点,刻满了苍茫光阴留下的陈迹;黄化羽看得感慨万分,这些受尽人间香火,俯视众生的罗汉菩萨落的如此狼狈,只是因为大宋自建国以来,便独尊道宗,萧瑟了佛教,乃至众僧无钱为其重塑金身,跳脱三界之人,竟也敌不过尘寰皇权,当真是可叹之至。
大雄宝殿以后便是毗卢殿,毗卢殿大堂即法堂,也称讲堂,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的场合,是寺院中仅次于大殿的首要修建,现在堂内仍有二十多名灰衣和尚盘坐在蒲团之上闭目诵经,一片‘嗡嗡’之声,虽说不上有多美好,却也让人颇觉心旷神怡。
一进殿门,除了多次来过此地的阎君以外,世人全被它的宏伟深深的震惊了一把:此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以单檐硬山灰筒为瓦顶,正脊的云龙拼版和吞脊大吻,皆是灰陶所制,殿内梁架为木布局穿斗式,这类布局黄化羽在书中见过,是鄂西处所民居的普通做法。除了高大的中门外,在尽间各开一园门,南尽间作票房。粉墙高一丈不足。
此时和尚尚未做完午课,以是斋堂内只要斋饭,并无一人,审密阿勒本想偷几个馒头带在身上,却被世里淑湘狠狠的瞪了几眼,只好讪讪做罢,阎君看着他狼狈的模样,忍不住笑道:“兄弟想是饿了,只是这些和尚的斋饭内里没有半点油水,实在是没甚么好吃的,我传闻你们契丹人无肉不欢,是以,早在解缆之前,便预先筹办了一些食品带着,还望兄弟稍作忍耐。”
黄化羽虽未曾受戒,但他自幼便与神机白叟研习道法,以是,他也能够算得上是道门之人,只不过,他修习道法与人间道人全然分歧,人间的道门中人,全都坚信三清众神,每日迟早参道讲经,礼神拜仙,而他却只是研习玄门典范当中的哲理典故,对那些泥塑木雕的神仙半点不信,更谈不上膜拜了。
大堂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檐下吊挂“毗卢上方”匾,大堂中心,供奉毗卢遮那佛一尊。佛座四周,龛内塑五百罗汉坐像;大堂两坡水硬山小青瓦顶,南山墙有小门通观音堂,堂中塑千手千眼观音像一尊,堂中有小天井,井内立着一座小小的假山。
弥勒佛背后,雕塑手执宝杵,现天将军身的韦驮天像;韦驮满身金盔金甲,左手握杵拄地,右手插腰,左足略向前立,面向大雄宝殿,双眼圆瞪,很有一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在天王殿的南北梢间,塑有四大天王像,虽不及韦驮那般威武,却也让人望而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