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莺见绮年一言不发,尽管打量她,不由得脸上微微一红,低头道:“女人看甚么呢?夜里风凉,细心受了寒。”固然脸颊上有几分红色,但衣服头发一丝也稳定,簪子也端端方正地插着。
绮年笑了一笑:“如果攒够了银子,过了年就还你的身契。”
如莺头垂得更低:“奴婢这些年……蒙太太女人的恩情,也攒了几两银子。太太原说,许我只拿原银来赎……”如莺当初来的时候只要十二岁,年纪小,只卖了五两银子。如果一个十八岁的女人,可就不止这个数了。有些刻薄的主家,说不准还要加上这些年的饭钱衣裳钱。不过吴氏早说过,只要五两银子,并未几加;且如莺走的时候,本身房里的衣裳金饰都可带走。这实在与白放出去也没甚么两样了。
路程已定,绮年免不了要清算东西。固然吴若钊信上说了统统东西一概带走,但也不过是句气话,那里就能把宅子刮得干清干净呢?粗笨家俱天然大半留下,只要吴氏畴前最敬爱的几样装船运走。家里的下人,绮年也一一问过,有家在本地不肯进京的,就把身契给了周立年,这些人情愿自赎也随他们,情愿持续留在二房也随他们。
这倒与周立年的做法不谋而合。只是周立年看了手札便道:“我既已过来,年节祭奠自是分内之事,怎可再拿娘舅的银子。”
不过二房在周显生归天之时已经清算过一次,本来也没有多少人了。最后算一算,杨嬷嬷百口本是都城来的,天然要跟着归去;四个大丫环中,如莺自赎了出去,其他三个都要跟着上京。其他小厮婆子们跟着的没有几个,都由刘管事安排,回京以后天然会给他们找份事做。
“入股。”绮年笑了一笑,“把织坊盘了,我们手里倒是拿了现银,但是坐吃山空不能生息,有甚么用呢?我想着,彭家的买卖正在蒸蒸日上的时候,只是手头少银子不能把买卖做大,我们这时候把织坊拿来入股,每年拿着分红银子,十年八年的本钱也就返来了,下剩的满是赚头,岂不好呢?”
“有娘舅在那边,他们哪会扣我们的银子。”绮年青轻合上金饰匣子,“虽则我们不说,但那织坊入了股,今后彭家的买卖也好做些。”朝中有人好仕进,即便是个贩子,只要多少跟官儿搭上点干系,路也好走,“我想着,盘铺子的那钱,交给小杨管事,在京里开个绸缎铺子。有彭家这边的干系,进货也比别人便利些。”
绮年看她这模样就晓得八―九不离十,转头笑向杨嬷嬷道:“嬷嬷说说,要不要这个儿媳妇呢?”
自从在吴氏灵前将二房财产划清,公然是少了很多费事。
如鹃没出处地就感觉一阵心伤。都说贫民的孩子早当家,自家女人虽是锦衣玉食,但是家里家外这些琐事,哪一桩不是她来操心的?如鹃不由得抹了抹眼角,不再发嗔:“我是女人的人,女人说如何就如何,莫非我还怕女人虐待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