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私语后,那真人连声道:
“得得得,怨我慈悲心众多,管了你的闲事!你且附耳过来,我与你说。”
藏铗记
那真君略一思考接口道:
日薄西山,山中垂垂冷僻了下来,偶尔一声鸟鸣倍觉清幽。虽是春日,山中冷气袭人,杨骐不由心头莫名的一阵小伤感。低头看了看手中几枚野枣,略微一想:归正两老头胃口小吃未几还未几吃,剩三只二枚就够了,又带不出去。不如……莫名的不快一扫而空,杨骐诡异的一笑,先挑了两颗最大最重的放在一旁,又捡了三颗放入怀中筹办看神仙打斗(他想三枣杀两士),剩下的浑沦做了晚餐。望了望崖下某处,杨骐拿着那两枚巨大的野枣比划两下,抡圆了胳膊“嗖嗖”两声。那两只沉甸甸的枣弹破空而去,半晌后山下传来“哎呀”“哎呀”两声尖叫,“叽里咕噜咿呀咿,杨骐小驴你——别对劲……”等那尖尖的喊声响起时,杨骐早没了影子。
切!真君真人,不就是一耍杂技的跟一酒鬼啊。一个也就养了条大蛇跟老龟,一个每天抱着巨大的酒葫芦灌啊灌。两人行动奇特言语晦涩难懂,若不是先生严嘱谨慎奉侍不得懒惰,杨骐早两脚抹油跑了。在杨骐的眼中,这两人岂止奇特,的确可骇!
“二位老神仙安好,你们要的酒来了。别的家师有事相求,详见信笺。没甚么事我替你们摘枣去……”
杨骐苦笑了一下,又跟店东杨叔酬酢了几句。看到天气不早,拿了老神仙的酒葫芦就走。山势固然险要,对于来回攀爬了十来年的小马驹来讲是如履高山,不一会就看到了神仙洞府。未及进洞那熟谙的辩论声先传进耳中:
老酒鬼顿时脸上盗汗连连,倒是那真君微微一笑说:
杨骐往怀里一摸手札尚在,又摸到一物拿了出来。是块折成方形的麻纸,只能看到有些笔迹。转过山脚,俄然一阵风来,酒香劈面而来,本来已到了村中。这村中可不正如诗中所言,山净水秀鸟语花香。当然,最首要的是人美!
老酒鬼神情一肃一顿足,猛灌了几口酒将葫芦往下一顿,道:
这一送就让他从鼻涕小孩到将近弱冠,学长学弟们个个学有所成赴都城谋出息去了,唯独他就跟着这两老神仙喝点剩酒吃点剩枣,日子可谓暗澹啊。幸亏,每天路子山脚下打酒时能看到阿谁小妮子。这几年来是更加的俊了!前面那首诗就是杨骐某日应景而作。
时贞观十一年春末,绛州龙门北山脚下,花木丛中羊肠道上,清癯少年杨骐怀揣家师手札,上山寻那两位老神仙。甚么老神仙?就两老不死!你说在那下棋不好,在半山崖下!一下十来年…….家师也是,让杨骐每日送茶送酒,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事非平常,长话短说。紫阳真人托你其间事也非同小可,我把圣蛇神龟留与你以备不测。你与那猴儿固然有缘,却也莫愤怒了他。牢记,牢记!”
“劫数啊劫数,只怕你我得暂离此地先去长安等敖老儿合计一下,免得人间刚休甲兵,又起烽火啊。”
“紫阳,休得装胡涂!缘因你而结终须你来解,休想让我又沾凡尘琐事。待小娃儿返来你就如此了断此事,当我不知你是三界克星啊。”
那真君略一思付,道:
杨骐呆立当场,两老者神情凝重踏入雨瀑中双双了望西南。手指连掐数次,折回洞中双双点头感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