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然一瞧,男人非常年青,不过二十来岁的模样,但是灯火辉映的光晕中,那对眸子却乌沉沉的没甚么光彩,狭长眼皮微微垂着,眼神深沉冰冷。
陆修随便点了点头,脚步未曾停下半分,径直入了东安门,走了一段后折而向北,进入一座占地颇广的院落,绕过“百世流芳”的牌坊,进入前堂。
莫晓低低嗯了一声。柳蓉娘便如蒙大赦般告别拜别。
莫夫人仓猝站起来:“厨房温着人参炖鸡汤。妾身让人当即端来。”说着便绕过屏风去,在门口叮咛了几句。
莫夫人放下镜子,替她重新盖好被子,一面儿道:“大夫说相公的伤颇深,虽缝合了,这几日越少挪动,伤口愈合越好。昨儿傍晚的时候,妾身原想替相公换衣的,只是相公睡得太沉,香萍、香兰都抬不动你,妾身又怕弄裂了伤口,就没有替相公改换贴身衣裤……确是有些肮脏,且忍忍吧。过些天等伤口长合一些再换。”
“不急着吃东西。”莫晓道,“先给我面镜子,让我照照。”
莫晓惊奇问道:“你没替我换衣?”
莫承,字亦清,年二十有七,太病院医士。故乡不在京师,父母与弟弟莫亦淳同住,居于陕西灵州。莫亦清二十四岁时来京招考太病院,当选做了医士,后娶商户女柳蓉娘为妻,并无子嗣,本年又纳了两房妾。
莫晓一脸端庄地望着她:“我想瞧瞧伤口如何。”她此时平躺着,身材又不能转动,也只要效镜子照着才气看到肚子了。
值守的军士们都识得他,纷繁恭敬地施礼:“陆大人。”
莫晓也承认如此,沉默半晌,又问:“我晕畴昔多久了?”
莫晓看着她,摸索道:“蓉娘,时候也不早了,你先去洗洗吧,然后再来陪我睡。”
莫晓一抬眸,见莫夫人眸带疑虑地望着她,便解释道:“我好歹是个太医,瞧瞧气色舌苔,也好搭配些炊事调度一下。这会儿你替我照着,我看看伤处。”
莫晓留意到她的说话:“想是?你未曾亲见事情颠末?”
“这么久了?难怪我这么渴。”莫晓低声嘀咕道。这十多个时候莫夫人都守在榻边不眠不休,也难怪显得如此蕉萃了。看来莫太医与其夫人的豪情还是不错的?
陆修晓得本身说错了话,仓猝弥补道:“部属进屋时大夫正要为其缝合,便靠近看了一眼伤口,刀口长两寸余,皮肉翻起,仍在渗血,可肯定伤是真的。部属还搭了评脉,手摸着冰冷,真和死人差未几了!且像那么微小的脉象是装不出来的……以后未免滋扰大夫治伤,属劣等就都退了出来。”
她语声哽咽,用丝帕按了按眼角:“幸亏相公吉人天相,虽说受了伤,但起码人还在……大夫说如果好好将养,不会有甚么大碍。这也是相公允日多积德举,自有老天爷保佑……”
莫夫人叹了口气:“少了很多金饰与现银。不过那些都是身外之物,少了就少了吧,最要紧是人能安然无事。”
“传闻?”苗条的眉毛不满地挑了起来,尾音上扬微尖。
柳蓉娘毕竟已经一天一夜没睡,说了会儿话便不由自主地打起呵欠来,仓猝以袖掩口,脸颊浮起红晕。
只是不知莫亦清一向以甚么做借口来制止房事的,柳蓉娘又是为何能忍耐得了这守活寡般的日子。但这话没法直接问,只能旁敲侧击加以猜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