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沉鸾孽 > 楔子:缘起缘灭惜别离

我的书架

白衣男人挥了挥手:“墨门弟子向来努力于南北同一之事,你我师兄弟一场,何必客气。”

若非这一次南熙七皇子聂沛涵遭叛徒掳掠,被带往北熙作为投诚的筹马以媚新主原氏,他们师兄弟还不知要何时才气再次相见。丁益飞越想越是感慨,再次为师兄凌恪的仗义援手而感激不已。幸亏凌恪赶在叛徒觐见原氏之前拦下了七皇子聂沛涵,不然恐怕此时七皇子已沦为北熙俘虏了。

凌恪听闻丁益飞之言,只是点了点头:“北熙原氏尚算仁义,对为兄也很看重,现在事过境迁,想来应无大碍。”

天下豪杰见势纷繁逐鹿。此中原氏旁支打着“清君侧、保家国”之名,逐步独大,仿佛成为公理之师。何如聂氏运营已久,兵力极强,战而不退。

秋风渐起,乍暖还凉,卯时北熙黎都南城门刚开,守城将士便瞧见两辆马车迎着熹微晨光往城外缓缓而出。将兵士龄不长,经历甚浅,见这两辆马车朝晨出城,有些非常,便例行公事拦下打头带路的第一辆马车,扣问道:“出城文牒安在?”

方额阔脸的壮汉先行跳上马车,又迎了车内一名白衣男人下了车。此时第二辆马车亦随之走下两人,俱是一袭黑衣,此中一人面孔夺目,皮肤乌黑,三四十岁;另一人身量纤长,唇红齿白,倒是少年模样。

聂沛涵闻言暴露浅笑,亦将右手小指曲折,与凌芸的指头相钩,慎重承诺:“我说到做到。”

聂沛涵与凌芸的手指钩在一处,好像一座连缀起伏的小山。两个孩子年事不大,却已晓得承诺之重,这依依之情跟着秋风四散,周遭一草一木也好似平增了离愁别绪。

守城将士瞧见金字令牌,将信将疑,却到底不敢怠慢,赶紧请了值守统领前去返话。统领见多识广,见马车上方额阔脸的壮汉有御令在身,立即恭谨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迟误了大人出行,万望恕罪。”说着便挥退将士,又低眉扎眼地将两辆马车送出城外。

马车帘帐以内探出一人,方额阔脸,年约三十许,瞧着甚是严厉慎重。他从怀中取出一枚令牌,对那问话的守城将士回道:“御前二等带刀侍卫奉旨办事,速速放行。”话语铿锵有力,言简意赅,很有禁卫军风采。

凌恪闻言微微感喟。当初他应师弟丁益飞要求,冒险救下南熙七皇子聂沛涵,却又担忧东窗事发,便一向将聂沛涵安设在本身府内,对外只说是远方剂侄。谁想聂沛涵在相府一住便是三四月,直至克日风声已过,他才敢联络师弟丁益飞,将聂沛涵送出城来。

十里长亭,原就是惜别之处。

*****

至此大熙王朝名存实亡,南北展开了长达七十余年的分裂而治。

凌恪一向目送马车消逝在视野当中,才对身边方额阔脸的侍从道:“凌未,我们归去吧。”

黑衣男人面露感激之色:“师兄高义,冒险将南熙七皇子送出黎都,愚弟感激不尽。”

本来这白衣男人乃是北熙丞相凌恪,而黑衣男人则是南熙“飞将军”丁益飞。二人少年期间分属同门,均拜在“墨门”门放学艺,并秉承墨门教诲,学成以后分赴南北两国,为大熙王朝同一进献毕生之力。一晃十七载畴昔,师兄弟两人均已在北熙与南熙朝内担负要职,却也因身份所阻,几乎断了联络。

推荐阅读: 重生之绝世天骄     我本狂婿     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     金玉帝凰     女主她有锦鲤运     重生军嫂修炼记     幻想生物降临     手里握着一张小鬼     异世之我不是故意的     反打脸万岁     重生归来唯我魔尊     恋情危急,你的爱诛心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