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纲缘偶合,我们在虎台县里时,听人说马驿镇上有一家德聚丰就是做山货买卖的,非常刻薄,是以就想着过来看看,却不想你们家的货恰是我们要进的。”
蕨菜淖过剁碎,再加上猪肉馅,拌好蒸出包子,暗香的味道完整被裹到□□内里,浓烈鲜香。高客商和齐客商就都笑道:“本来蕨菜还能如许做?现在我们归去了也讲给家里人,再奉告买山货的人家,大师吃好了天然还会再来买!”
到了商定的日子,高、齐两位客商带了几辆马车来了,验齐货色,交割银两,用的倒是银票。
高齐两人天然晓得这猴头菇的价儿,非常感激,又感慨道:“都城人非常推许辽东的猴头菇,另有此地的貂皮、人参等等都是上好的,利又非常地厚。只可惜我们的本钱小,做不了那样的大买卖。”
高齐两位也笑应,“恰是如此,我们也听人念过一首诗,‘别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回看担柴汉,心中较些子。’倒与你们父女所说的一样了。”又约了春季来收山核桃、榛子、松子、红果、干菜等,方才带着马车走了。
宁婉就笑道:“若我说只做些平常的山货买卖便不错,利虽不高但足以养家。如果买卖貂皮、猞猁皮、上山珍等贵重东西,需求与达官朱紫们打交道,便有说不好的风险;至于长途贩运的不易,更不必说。”
宁婉就笑,“我那里想那么多?只是我们家的铺子里的山货,便没有贼人来偷――他们如果偷了,又沉又不值钱,且是居家过日子的东西,谁用得很多?至于街面上卖贵重物件的铺子,日夜巡查,只恐失了一件。以是我想你们长途贩运,事理是一样的。”
“那里是我想很多了,过了这么多年的日子,他的那些谨慎思我那里不晓得?”古太太摇点头,“油坊里都是他们古家的人,另有大姑子小姑子家的孩子们,一个个都送出去做伴计,只把固儿送到内里,如此偏疼,镇上的人谁不公开里群情?”
古太太又笑道:“你们家里果然能沉得住气,满镇上的人都觉得德聚丰恐怕斗不过吴家,不想成果竟是如此,你们家运道果然极好。”说着俄然又想起一事,“实在另有马掌柜也情愿德聚丰赢,你们可晓得为甚么?”
大师才明白,“本来竟还是因为绿豆的事!”
于氏就笑,“固然是古太太的侄儿,可也是我们家的伴计,我们伉俪俩就当他是本身的孩子似的,本应当帮手筹措的,那里还能当古太太的谢。”
宁婉便接过银票看了看,见是老票号日升昌的票子,纸张、大小、数字都不错,暗纹和裁成一半的印鉴都对得上,便点了点头,“过两日我们送货时再带着去钱庄换成银两吧。”本来家里常常要付送货人的钱,还真要将银票找开才行。送货的时候让爹带着伴计们,再坐着骡车,银子便好拿返来了。
“我们每年都要去虎台县里进几次货,每次都在同一家店住。这一次店家就奉告我们马驿镇上的德聚丰就是做山货买卖的,又非常刻薄,他前些时候就专门到德聚丰买过绿豆,再三保举我们过来看一看。先前我们也怕受了骗或者路上不承平,因而在县里探听。成果倒是有很多人晓得德聚丰的,又奉告我们门路如何走。因想着有这很多人说,再不能是假的,就过来一看,不想就做成了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