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的船是特别做的,整条船就像一条龙一样,船头要做成龙头样的,船身又长又窄,船尾则是龙尾,各镇都有各自的龙舟,用分歧的色彩打扮起来,到了端五节时先在江边点香叩拜祭奠曹娥,然后……”
粽叶是在三家村外山溪冲成的一处水塘旁采的芦苇叶,回到家里洗净以后还要再煮上一回,如许叶子才气变软,轻易包起粽子。同时采返来的另有马莲草,这类草的叶子长得颀长,还不到一扁指宽,却有一尺多长,特别健壮,用来捆扎粽子正合适,也放在锅里煮上一煮,便与布条差未几柔嫩了。
因为包粽子的粽叶却能使得粽子放不坏,只要每天将泡粽子的净水换上两次,粽子便一向保持着原有的味道。配了咸肉和咸蛋吃,更显出清苦涩糯的滋味。
本年宁家的粽子包很多,又得了别人家送的,固然亦送出去很多,但是家里的粽子却还是吃了好几日。
于氏踌躇了一下,还是没有将手里的蛋敲碎,“这个红京彩最健壮了,留着正日子那天婉儿拿着与别人碰蛋用吧。”却另拿了一个白京彩吃了。
粽子煮好了,这时却还不能吃,热粽子软软的滋味平常,要将粽子自锅里捞出来,放在大盆里用新打的溪水泡上一夜,中间还要换两次水。而鸡蛋这时已经煮得变了色彩,但是却染了粽叶的香气,拿出来却不先吃,还要先相互斗上一斗。
转眼间,就进了蒲月,端五节快到了。
宁婉吃罢粽子,便又提着篮子割了很多艾蒿返来,放在屋前晒着。本来这艾蒿的香气能驱蚊虫,是以三家村的人在这个时节都要多割些艾蒿回家,待晒干了编成绳索,到了夏天的早晨便似点香普通点着熏蚊虫。
宁家粮食种得齐备,每年都要包几种粽子,不过就是这些米粮的各种混和,吃着新奇就是了。本年也不例外。
每人用手握着本身的鸡蛋与别人的鸡蛋相碰,谁的蛋皮没有破就胜了,输的就将破了皮的鸡蛋吃了,赢的再比下去。宁家四小我,只一会儿便分出了胜负,宁婉赢了宁清,于氏赢了宁梁。再来下,宁婉与娘碰却输了,剥了皮,将蛋放在口中,“还是端五的蛋好吃呀!”
宁婉便道:“娘,要么我们写一封信求人送畴昔,看看能不能探听到我姥爷姥姥的信儿。”
于氏将留下的那枚蛋壳最硬的鸡蛋给了宁婉,“你去村里玩一会儿吧,与大师碰鸡蛋去。明天你爹在家里,晒菜的事让他做了。”小女儿自从春季开端就没闲过一天,当娘的不免心疼,便让她出去玩一玩儿。
写信本身倒是能够写,但是捎信却难了,宁婉固然晓得有官驿,但那是专门为官府传送动静用的,官方的函件却不能由官驿转送,只能托人捎信,莫说在三家村,就是到了虎台县,也很难寻获得往江南去的人,更不消说刚好到娘的故乡了。
娘很少提及江南的娘家,在宁婉的梦中,她完整不记得曾听过,只是每年家里包了粽子给二房和三房送去的时候,三老太太总会讽刺娘包的粽子不好,接着便会提起娘是宁家几斗粮买来的媳妇,又数落娘畴昔家里如何穷等等。
至于龙舟,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只不过宁婉厥后认了字,曾在书中看到过赛龙舟,仿佛热烈得不得了呢。
只能等到家里有了余钱,再想体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