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满院下人们的眼神都有些不对了,崔嬷嬷也不得不咳了一声,临时退了一步:“女人这是那里话?老身性子急,只想着教给女人最好的,倒是忘了您家世清贵,本就与旁人分歧。女人既是嫌累,便且歇一会儿,用一杯茶再学旁的。”
文竹院正厅内,崔嬷嬷满面阴沉的盯着面前的苏弦, 眉头越皱越紧。如果说昨日里她是用心这般, 幸亏苏弦眼里显得严肃慑人, 本日就是当真觉的猜疑问堪。
眼看着时候已然到了,苏弦却还是是气定神闲,满面淡然,崔嬷嬷暗自皱眉,绷着面色又开口道:“女人倒是有悟性的,这便再站一个时候罢!”
崔嬷嬷在宫里时便是卖力教诲新进小宫女的嬷嬷, 对这“端方”的本色自是心知肚明。小宫女一进宫,就送进定好的院子里,不能外出,不能嬉笑闲话, 方一开端也不教甚么端方,只是剃头、训话、背宫规、稍有小错便打手板,隔一阵子还要挑几个不听话的出来杀鸡儆猴。
看过以后崔嬷嬷便皱了眉头,口下不断的给苏弦下了条条禁令:
眼瞅着半刻钟已到了,苏弦不待崔氏开口,自个便松了身子,行到一旁的靠背椅上坐了下来,笑着道:“便是当真出了门,夫君长辈跟前听训侍膳,也用不得一个时候吧?”
白鹭见状有些不安,出去沏了茶送到了苏弦手上,带了几分踌躇道:“崔嬷嬷虽峻厉了些,却也是太太请来教诲女人的,没甚么坏心,女人……您获咎了她,端方学不精,今后亏损的总还是自个不是?”
崔嬷嬷面色丢脸,眼看着再待下去也只是丢脸,回身拂袖而去。
崔嬷嬷当时便觉有些不对劲,只是当时还未曾多想,只是持续肃了面色,叫苏弦起家,叫她在厅下站着,又走了两步,便满面严厉说她身不挺、背不值,眼不正,姿式不敷端庄,神态有失和婉,的确与村妇无异,在今后夫家长辈跟前只会给候府丢人,接着又手持藤条,将苏弦的姿式一一教好掰正,就叫她这般一动不动,且先站足一刻钟再论其他。
崔嬷嬷当然不会晓得苏弦早在皇觉庵里旁的没学成,可抄经文、拭法器,向来都干的是最辛苦的活,各种身份、各种祭奠的法事陆连续续跪了不下百场,自认熟知苏弦秘闻的她,在昂首看了刘婆子与红菱不似作伪的苍茫之色后,面上虽不显,心中的惊奇倒是涓滴不逊与这两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