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即此一法,已为摄生不二法门。但这在中华道家修炼当中,只为筑基功法。学者得其真超,欲求上层接命之术者,再访高师学习可也。

4.常日重视保持元和,话宜少说,言多伤炁。(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虚其心,实其腹。”所谓“大巧若拙,大辨若油。”内含侈炼之旨也。更要重视建德,德正则心安,心安则炁顺,试看哪位涵养高深之人没有德行。

最后神意合为一体,不知不觉打成一片,心入炁中,炁包神外,浑沌交合,氤氲不散。津液愈生愈旺,苦涩满口,丹田暖和,周身融融,呼吸开合,周身毛窍皆与之呼应。静到极处,但觉炁如根根银丝,透入毛孔,浮泛畅快,妙不成言。鼻无出入之气,脐有嘘吸之能,好似婴儿在胞胎当中,是为胎息。《老子》说:“专炁致柔,能如婴儿乎。”真正存神达化之功,即在此也,到此境地,仙道不远矣。

道家静功,有三大层次,皆须慢慢印证:

5天然呼吸。

行炁既久,成为天然,即便不消意领,气味自回丹田以内,仿佛有力吸引,橐龠已通矣。这时只将微意守于丹田,还是丹田呼吸。吐惟细细,纳惟绵绵,若存若亡,似有似无,方为真息。此时逐步将有为之法,归于有为,先存后忘,知而不守。丹经云:“真意来往不间断,知而不守是工夫。”积久谙练,故意化为偶然,成心化为偶然,则可使心神获得极大休歇,达至无念无欲之境,心神清定可致无梦。《庄子》日:“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此中效验不成思议。

即把舌面反卷过来,以舌尖底面顶住上腭。因为上腭有两个小窝,谓之“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炁。故此以舌抵往,如同婴儿哺乳之状。

动机不动,谓之心静。做到身静以后,心中的动机尚未完整断根。这时,要用上述听息的体例,做到以心听气,心气合一。此时心无邪念,万缘放下,过去事情不回想,面前事情不挂念,将来事情不筹算,大脑神经完整进入虚无状况,如许就是内心天下获得温馨了。心中不起念,便是心静。心静,为静功当中层。

摄生篇

3.静功的层次

《太上老君说常平静经》日:“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民气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天然六欲不生。”就是要人常用止念工夫,有念即止,使前念消弭,后念不生,日久天然心底平静无物。如《老子》所言:“损之又损,乃至于有为。”如此方可言行炁之法。

但是达到如此境地,随大家秉赋有早有晚。要在慎终如始,勿懒勿怠。《太上老君内观经》说:“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道不失,身长存也。”

推荐阅读: 开局一个箱子,结局一个王朝     梦魇     我能融合万物     世子妃的锦绣田园     七零之渣男要做大地主     重生之最强鬼修     帝尊仙途     青春的死胡同     邪性老公,别撩!     征服者聊天群     虚拟当铺     泡沫之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