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东路军贺胡子所部,手上马队五千,步兵两千,此一起军队,任务比之西路军,固然没有那么火急,但是也不成谓不难,起首,贺胡子所部要共同中路军南下攻取太原府,然后将麾下两千步兵交由中路军统领,完成这一打算以后,贺胡子将带领马队快速南下,和陈平一样,进入到河东南路,过辽州、潞州、泽州,进兵河东南路的别的一处计谋要地——孟津。
从入军,到进入讲武堂学习,再到当年和陆军之争,再到神武军‘分炊’随顾同北上入主西京路,一起来的打磨,让杜谦早已经不是阿谁为了马队、步兵谁优谁劣而辩论的少年郎,几年的磨砺,他早已经生长为了一名合格的统兵之将,再加上好火伴三娃子这员虎将的共同,是以才是此次顾同将中路军如此首要的职位,交给杜谦的启事。
雁门山,古称勾注山。这里群峰矗立、阵势险要。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外强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底三关,咽喉全晋”。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回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
雄关雁门,居“天下九塞”之首。从战国期间的赵武灵王起,历代都把此地看作计谋要地。赵置雁门郡,而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守兵戍守。《唐书·地理志》描述这里“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回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径关,亦曰雁门关。”后经五代十国、宋、辽、金、元约四百余载。
但是杜谦、三娃子两人已经没故意机去管这些了,他们的心机,全数都用到了如何尽快占据太原府,为顾同南下大好前站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