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夫役用半咸不淡的官话杂着梧州话奉告他们,他姓历,这个姓在梧州是个大姓,十户人家倒有五户是姓历的,或多或少有点亲戚干系。他的大名是个“行”字,小时候住在隔壁的秀才给起的,他只晓得是“走路”的意义,怪不得要当一世夫役了。
康桥猎奇地跟他扳话了一阵子,逗得他直笑,笑声像是由胸腔内震惊收回,还带着嗡嗡的反响。
杨无端只是笑,真要奉告他们,她早在峨嵋就坐过这玩意儿,还本身玩皮滚了下来,岂不是要吓死这俩怯懦鬼?
酉时啊,他不说杨无端还没重视,已经靠近红日西沉的时分。她被康桥拉着爬了数十级台阶,停下安息半晌,回顾望向船埠。
“滑竿?”康桥立时勾着小脑袋凑过来,兴味盎然地问,“那是甚么?”
红色的羽毛。
杨无端放动手掌,侧身让过其他刚下船的搭客,看向杵在康桥身边那愁眉苦脸的男人。
淡红色的落日半悬在西天,下方不远处便是宽广的江面,因为邻近入海口,几近看不到海潮涌动,安静得就像是海。那场与季候不符的雨雪早就停了,但船埠上歇靠的船身上还是薄薄地洒了一层似盐似糖的白霜。由高处往下俯视,矶石驳岸,全部船埠的形状仿佛一片羽毛。
那夫役约莫三十来岁,满脸风霜侵袭的皱纹,但腰杆仍然挺得笔挺,个子虽不高,肩膀却丰富宽广,两条手臂上的肌肉隔着褴褛的夹袍都清楚可见。
“哎呀,这位公子,”那夫役历行觉得她走不动了,拍着大腿道:“你刚才如何不叫个滑竿?”
这一眼望去,她俄然明白为甚么这个船埠名唤“白羽”。
在船上待得太久,踏上船埠的空中,杨无端仍然感觉脚下起伏不定,不由摇了摇脑袋,双手捂住耳朵。她记不清在那里看过,如许有助于耳水规复均衡。
“杨公子,您筹算如许就进城去?”李四很有几分锦衣卫的行事风格,打扮得越不起眼越好,身上穿戴灰仆仆的两截短襟,腰间还扎了条麻绳,如何看都像船埠上扛大包的夫役。以是他明显和杨无端二人同业,其他客人却想当然地把他当作了船上的长工。
康桥看了一会儿,冷静地把小脑袋转返来,伸出一根手指勾住杨无端的袖子,小声道:“徒弟,我不要坐阿谁。”
四人沿着船埠火线的斜坡往上行了一段,穿过一道拱门,火线又是看不到绝顶的台阶。杨无端稍稍立足,抬首望去,梧州城门如同南天门普通高悬头顶,斑斑绿痕的门路上爬满了负担重物的夫役,远眺着像是装点在青苔间的蝼蚁。
杨无端蓦地想起摘星坊,那艘船约莫是杨小康的私产,她一向也没找到机遇问他。可惜那艘本该征海踏浪的大船,却被困在了脂粉流波的烟波湖上。
历行倾销滑竿不胜利,有点绝望地咂了咂嘴,将绑着轻飘飘行李的扁担往肩后推了推,瓮声瓮气隧道:“那就走路吧,别看台阶多,走起来也快着哩,我包你们酉时前能进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