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方,腊八糕不但用来祭奠,还用来送礼,亲朋老友之间都会互赠腊八糕作为节礼,中午之前就要送出,剩下的自家祭奠与食用,还可送给贫苦百姓,这是积福。腊八糕在这些用处以外,如另有残剩,则寄意更加吉利,是物阜年丰、年年不足之兆。是以,有前提的人家都会多做一些。
这天一大早,早市街上的人们就发明天降瑞雪。白茫茫的雪叶子随轻风飘摇而下,三嫂小吃店的小板屋鹄立在纷飞的大雪中,显得那样地诗意而悠然;屋檐下挂了一整排的红灯笼,在雪色掩映中显得格外暖和而抢眼;木展板上的大红纸与空中上的鞭炮红屑也透着一股子喜庆味道。早市开街的时候,季南山特地放了一挂鞭炮,将三嫂小吃店推出第一道招牌菜之事广而告之。
天冷以后,相对的,那些暖和洁净、可遮风避雪的店面开端来宾盈门。老刘馄饨铺、王婆婆炸果子老豆腐、李氏老面馆等都买卖不错,特别是李氏老面馆,新推出了一道牛肉胡辣汤面,面条筋道、口味爽辣、汤汁香浓,吃得人鼻尖冒汗,大喊痛快,非常受欢迎。
小草儿扯扯梨花嫂的袖子道:“娘,这马车好大啊!真都雅!是来咱店里吃小吃的吗?咱明天还开门吗?”
更是有大户人家直接来扣问,是否能够花银子从桑榆这里将菜单与做法买走,言明只是自家食用毫不过传。来人言语客气、态度诚心、出价不低,梨花嫂听了都心动了,可终究还是被桑榆婉拒了。
现在的早市街上已很少见零散的露天小吃摊,因为气候实在已太冷了,就算摊主顶得住寒意,门客也不肯吃冰冷的东西。桂花的小摊更是鄙人雪前就收摊了,因为门客发明味道越来越差,天又越来越冷,最后全部早市街上都传说“桂花小吃摊一只母鸡炖七天”、“汤清得能当镜子照”、“豆腐串味道古怪”,而再无客人前来,桂花厥后每日将锅底炖鸡卖掉,再换新鸡熬汤,却也没能挽回口碑,最后趁着天冷灰溜溜地收了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