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峤尚长公主,佳耦虽对爱女爱若珍宝,但豪情并反面谐,二人只生了她一个女儿。
但是每次当她发问,不管是问母亲、父亲或是阿菊以及琼树她们,他们要么若无其事,要么支支吾吾,一问三不知。
但是,在苦苦死守了几十年后,期盼中的王师迟迟不见踪迹,而跟着北方羯政权的建立,李氏坞堡,终也孤掌难鸣,不成制止地走向了式微。
“阿弥,阿姐从未求你甚么,这一回,阿姐求你了!李穆以北伐之功,这些年间,名誉如日中天,两年前又借许氏兵变之机,诛杀对他多有掣肘的陆、朱等人,手腕狠辣,无所不悲观其。现在我大虞,已经无人能够制他了。朝廷之事全由李穆把持也就罢了,迟早,这天下,也会变成他李氏的天下。”
幼帝语带稚音,双手紧紧攀住她的衣角,睁大眼睛,抬头望着她,双眸一眨不眨。
高洛神目露怅惘。
这让洛神内心垂垂疑虑,乃至有些忐忑。
“阿姐……大司马该当不会如此……他如故意谋逆,两年之前,便不必接回你和登儿了……”
烦复婚礼过后,高洛神一身嫁衣,单独坐在大司马府那间专为彻夜而铺的洞房当中,悄悄等候着本身生射中第二个丈夫的到来。
高雍容谛视着她,也未再开口说话。
“阿弥,以你才貌,加我高氏之望,男人暗中倾慕于你,又有何奇特?他未娶妻,亦不好色。畴前有人送他美人美童,他皆推让不受。这便罢了,这些年间,他权势逼人,自不乏有士族愿抛开流派,主动提出和他联婚,他却一概以北伐不竟,偶然立室的来由给拒了。但前两日,我派人见他,向他透了成心将你嫁他的动静,以此密查他的口风,他却应了。”
李穆, 字敬臣,祖上曾为弘农郡守,因累世积功, 被封郡公。
阿姐待她的好,一件一件,高洛神又怎会健忘?
洛神有一种感受,家中这几日的氛围,很不平常。
一个是大司马,浅显南朝人的心目中,代表着南人血气和无上荣光的战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些年来,向她求婚的人络绎不断,高家之人,却从不逼迫于她。
高洛神吓了一跳,仓猝扶起高雍容。
“他能扶登儿上位,便也能废了登儿自主为帝。废立不过全在他一念之间。阿姐想着,他既倾慕于你,你若嫁他,有了联婚之亲,加上借你之力从中转圜,今后李穆即便效仿许逆做出移鼎之事,我孤儿寡母,不定还能求个安然,安然终老此生,不然,他岂会容我母子?只怕到时,死无葬身之地!”
二十多年前,李氏坞堡被攻破,李穆之父死于兵乱。李穆的母亲,带着当时十岁的李穆,随了流亡的流民过江,来到江左,在京口安家,开端了艰巨度日。
许氏、陆氏、朱氏,这些曾接踵执南朝盟主,被时人瞻仰的昔日门阀,元气大伤,日渐式微。
本日,高雍容既如此开口了,她的所想,高洛神又岂会不知?故直言不讳。
“阿弥,你常日深居简出,如何晓得民气叵测?他数次北伐,你觉得他是一心想从胡虏手中为我大虞光复故地?不过是在集合民气,积聚名誉罢了!元帝南渡以来,知民气向背,便借北伐之名,博取名誉,再行打压敌手之事,这类行动,当年的许家、陆家,这些一等一的世家大族,哪家又没有做过?便是我高氏,鼎盛之时,叔父身居高位,名满天下,契机不也是因我高氏后辈对羯一战而立下的汗马功绩吗?”